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表现.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表现 20140101079 黄珂瑶 【摘要】:感情是人类不朽的主题,而文学是寄托感情的最佳载体。在成书于公元前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爱情诗、婚恋诗、弃妇诗等对男女情爱有涉及的篇章达到了三分之一以上。这些诗歌中反映出了该时代的男女交往的特点,较后世封建社会的爱情诗来说,更加的纯真、朴实和热烈,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极有帮助。 【关键词】:诗经,爱情,情感表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其中的篇章都是合乐而唱的歌词,按《风》《雅》《颂》三大类编辑。其中,《风》出自各地的民歌,共有160篇;《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有105篇,大多是贵族所作的乐歌,只有小雅保存了少量的民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多是天子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诗经》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和“小雅”中的民歌,其对西周时代社会状况的反映十分珍贵,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爱情是文艺作品中不朽的主题,在诗歌作品中更是特别常见,爱情诗几乎和爱情本身一样万古常新。诗经中涉及男女之情大致分为三种:反映男女之间互相悦慕、爱恋、思念的爱情诗,描写男女结合的婚嫁诗和反映不幸婚姻弃妇诗。 《诗经》的开篇之作《周南·关雎》就是一首典型的反映年轻男女感情状况的爱情诗。但是它表现的并非是热烈的相恋,而是一位男子对心爱女性的追求。从“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这两种追求方式来看,这位男子是一位有社会地位的、品味高雅的年轻人,他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见钟情,他所经历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这个过程,反映了初陷爱河之人忐忑与兴奋共存的懵懂心情,也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爱情自由浪漫、热烈率真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存在着自由恋爱的风气。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男子见到好姑娘怦然心动,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感情冲动。《周南·关雎》可以看做是表现男性对女性的爱慕和追求的篇章的代表,而《郑风·出其东门》则侧重描写了一位男性对他的恋人的倾慕: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首诗是一首男子对恋人表心迹的爱情诗。“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闍,有女如荼”,人间永不缺鲜花,哪怕只是走出东门、走出城门,都能见到许多的美人;但是“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虽然如云如如荼,可他再美的人也无法引起他内心的震动,他只对恋人一往情深、忠贞不渝,正如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从“缟衣綦巾”和“缟衣茹藘”两句可以看出他的恋人衣着朴素、家境也不富裕,但是对他来说仍然“聊乐我员”、“聊可与娱”,只有恋人才能令他倾心。这就是在民谣之中展示出来的当时人们的爱情和其爱情观念,其专一性、纯洁性几乎拥有永恒的美丽,直到今天也不过时。 而在诗经中,表现女性对男性的倾心和思念的诗歌也有。在《郑风·褰裳》中就有一位大胆地表达着自己的恋慕的女子: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这首诗歌语言干净利落,言辞大胆直朴,感情炽热而不乏深沉。诗歌中的这位姑娘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大胆地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要是你还思念我,提起衣裳过溱河。要是你不思念我,难道就没人爱我?她如此直白的向小伙子表白爱慕之情,活泼而不拘谨、爽快又不羞涩,显然很有几分不愁嫁不出去的自信。“狂童之狂也且!”一句中既是男女恋人之间的打情骂俏,又流露出了女子亲昵的戏谑和责问之意。这种表白方式是天性无拘无束的自然流露,看上去咄咄逼人但其实却辣而不憨,坦率中带着一点纯真的野味儿,是天性的绽放和真情的流露,只有在全无禁锢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表面上看是女子在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但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女性个体对爱情主动、大胆的追求,洋溢着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在现在看来,这样的自我表达对“古”来说无疑是超前的。但实际上在那个时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部落时代接近自然状态的男女之情,同现代建立在个人独立意识基础上的异性交流固然有许多不同,但却都是鼓励人们去自由选择的。传统越是积淀深厚,对人性的打压和抑制就越强烈,个人的自主自由连同选择空间也就相应的减少,个人与教条之间的对立、冲突便容易发生。《周礼·媒氏》中有:“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一句,从中可以看出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