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龚自珍的忧国忧民情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龚自珍的忧国情怀 内容摘要:清朝末年时期,一位优秀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龚自珍,不幸生于“衰世”。“康乾盛世”之赞歌早近尾声。其通过诗歌,散文直面社会的腐朽黑暗,大声呼吁,挽救中国,挽救人才的思想,深刻无情地批判了社会,批判了腐朽的统治阶级。在这种“衰世”里,有着一个“清醒者”的无尽悲伤与无奈。 关键词:忧国 人才 衰世 腐朽黑暗 治世 黄昏 己亥杂诗 引文:“衰世者,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累治世。黑白杂而五色可废也,似治世之太素;宫羽淆而五声砾也,似治世之希声;道路荒而畔岸慕也,似治世之荡荡便便;人心混混儿无口过也,似治世之不议。”选自《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正文: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20岁至28岁,应乡试至入仕时期。嘉庆十五年(1810),龚自珍19岁,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二十三年(1818)又应浙江乡试,始中举,主考官为著名汉学家高邮王引之。次年应会试落选,嘉庆二十五年(1820)开始入仕,为内阁中书。这时期他逐渐接触社会政治现实,并从科试失意中体验到政治腐败,产生改革的要求和思想,并从刘逢禄学习《公羊传》。 嘉庆二十四年会试落选后,他又参加五次会试。道光九年(1829),第六次会试,始中进士,时年38岁。在此期间,他仍为内阁中书。道光十五年(1835),迁宗人府主事。改为礼部主事祠祭司行走。两年后,又补主客司主事。这类官职都很卑微,困厄下僚。48岁,辞官南归(道光十九年,1839)。50岁,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时为鸦片战争第二年。1819年夏天,二十八岁的龚自珍在北京游览京南陶然亭。是日黄昏,天色阴暗,房舍楼台,如剪影般远近散布。这位敏感的诗人由景入思,写下一首绝句: 台阁参差未上灯,菰芦远处有人行。 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霭生。 最后一句,与其说是眼前景物,不如说是龚自珍对当时清政权的判断:清王朝已经走到日薄西山,暮色漫天的时刻了。不过,那时的龚自珍仍然有挽狂澜于既倒的雄心,要“贩卖”那“古时丹”以救治这衰颓的王朝。二十年后,即1839年龚自珍终于被逼辞官难返,离开奋斗二十多年的京师。南返路上,他看到一位杂技艺人表演叠弹丸的技艺,借题发挥,又写下一首绝句: 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 把弹丸累叠到十枚,技艺十很高明的, 把弹丸累叠到十枚,技艺十很高明的,但是,叠起来的弹丸,也是极容易倒塌的。借技艺表演,龚自珍又一次技术地道出自己对时局的判断:清王朝的形势,正如十枚弹丸叠在一起,别亏已成必然之势。可以说,危如累卵正是龚自珍对清王朝政治形势的基本判断。这个判断,既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出现在他的绚丽多彩的诗篇中,又以尖锐的理性剖析,体现在他的全部著述中。基于这种判断,龚自珍把目光射向当时社会的各个角落,用犀利的笔墨,发掘那些痈疽和丑恶,揭示许多人所习见少说的社会问题。龚自珍是一个勇敢的社会批判家。他以批判的态度揭示社会问题,进而更深层次的流露出其对国对家的忧国忧家的情怀。当许多士人还沉湎在乾嘉盛世的迷梦中的时候,清王朝大小臣工还陷在文嘻武恬的时候,龚自珍和他的朋友一起,直面社会的腐朽黑暗,大声呼吁。 龚自珍的忧国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龚自珍的忧国情怀在社会批判思想中的体现。龚自珍对社会基本形势的判断,定为“衰世”。“衰世”既是龚自珍对当时社会行驶的性质判断,又是他批判各种痈疽,黑暗的基点。其特点是:1,类似治世。“衰世”只是类似“治世”而已,也就是在外表上,形式上还有“治世”的样子,但实质却大不相同。这当然是针对当时形势而发的。龚自珍的祖,父两代,经历了清王朝最强盛的时代,即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乾嘉盛世”。可惜这个“治世”过去了,眼前的“衰世”,是政治,经济,社会风气、文化思想全面的实质性的衰退时期。龚自珍的敏锐就在于,当大多数人还沉湎在盛世迷梦的余韵之中时,他已经感受到清王朝总崩溃的衰飒。正如他的一首题壁诗里的四句:“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龚自珍对所谓“言伪忠,禁伪教,道伪圣,礼伪自然”残酷而准确的判断。2.“衰世”不可挽救的命运。龚自珍常用“黄昏”,“暮”,“日夕”这些表示一日即将结束的词汇,来形容毫无前途的特点。他的一首题为《梦中作》的绝句云:“不会死斯文执笔骄,牵连姓氏本寥寥。夕阳忽下中原去,笑咏风花殿六朝。”“夕阳”与“六朝”两词,牵连着沉重的历史兴亡的感慨。在自谦写诗只是吟咏风花雪月之外,龚自珍把自己的创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