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游氏语录的启示——2011寒假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氏语录的启示 ——《我的重点班》读后感 高一年级组 陆 英 “这些学生本质太优秀,但却是一片空白,交到你手上,三年后就会出现一个形状——这个形状不是学业,而是人格和品行。” “这是数理重点班。最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人文素养以及创意。多旅游,多玩,多看展览,多运动。” “这三年会影响你一辈子。” “在求学阶段没有养成自己摸索、整理的习惯,上大学会非常辛苦,要做学问的人要早早学会独立。” “我们班的学生只要能相互学习,比什么都有用。要相信自己。” “班上这些同学是一辈子互相支援的伙伴。我希望这个班变成这样,而不要勾心斗角抢分数。” “班风的营造是老师的责任,我喜欢合作远胜过竞争。” …… 才翻看了没几页的《我的重点班》,我已经在好多语句下面画上了杠杠,并称之为“游氏语录”,上面这些句子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寒假前,学校发了两本书,我选择了这本《我的重点班》,倒不是因为是“高考战神”王金战老师推荐的,而是因为我也曾经有过任教“重点班”的经历,虽然此重点班的生源与彼重点班的生源不在一个等级上,虽然我一直戏称我的这段任教经历是“一场噩梦”,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台湾的“尖子生”的“面目”, 很想知道台湾的同行如何面对“尖子生”,当然我也很想借游老师的经历来反观自己的得与失。 真可谓不读不知道,一读才明了,这一读使我找到了共鸣,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游老师在书中不是长篇大论地讲理论,也不是大谈人生的哲理,而是如同放电影般地将他在带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展现给读者,让我们体会到台湾高中生和大陆高中生一样有着繁重的升学压力,让我们感受到重点班中的孩子们有个性,各有各的兴趣爱好,也并非个个完美。因会解难题而自负、不将课本知识放在眼里、喜欢一个人来办公室问题目、对教师很挑剔、喜欢耍宝、阅读面狭窄……这一个个、一群群我不是都能从教过的学生中搜寻到同类者吗?原来两岸的“尖子生”的缺点都如此相似! 游老师凭借着厚实的学科和人文素养、极强的抗压力和足够的耐心引领着、教育着这群孩子: 由于摸底考试的马到成功,有个学生居然在数学课上不听游老师的课本讲解,只顾看自己的《数学竞赛大全集》,游老师只是以眼神示意而已。 为了纠正学生们不注重课本知识的不良学习习惯,游老师在第二次数学月考中只出十道题,而且全都是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结果全班败下阵了,班级平均分都不及格。这个结果正中游老师下怀,他正好借此教育学生——科学的学习一定要有系统的知识,底子要稳,观念(概念)要清楚;高中的学习重点在理论,而不是孤立的题目。只有在内功够强之后,谈招式才有意义;课本才是正道;课本才能告诉你来龙去脉。不要迷信怪题目怪解法。同时,他又在家长会上就改正不良学习习惯跟家长作了沟通。 对那个喜欢一个人到办公室来问问题,期待老师教他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绝招的孩子,游老师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在这个年纪就已经养成‘希望独享某些资讯’的习惯”,是不健康的。为此他利用下课前的五分钟进行了教育。他是从自身经历入题的:我以前念书的时候,最气的是那种在班上故意装傻,装作一直在玩没念书,别人问他都装作不会,然后考出来分数超级高,还装作一脸无辜的那种人。这段话在班中颇有共鸣,不少学生都笑了,还互相讥嘲。然后他才入正题:在这个班不可以留一手。留一手的习惯非常不好,大家都不想分享,到后来就是勾心斗角,各扫门前雪,没有人会要这样的班。 数理重点班的阅读计划、三三一后的视听教室事件、报纸上的黑白照片事件、两次大合唱…… 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事件真的是太多、太多了,透过这些细节、文字,我真切地感受到游老师是在潜心、尽心地引领着这群孩子朝着大写的“人”努力地奔跑!什么是大写的“人”,在本书的“尾声”一节里有这样一些词句不知可不可以概括:努力、自信、分享、乐观、幽默、有追求。 是啊,教育的伟大和艰难就在于它承担着塑造人的重任!教育不能光看着眼前的蝇头小利,教育必须放出眼光看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游老师也在书中不止一处地表达出教育的这种伟大和艰难: 没有经历过不幸,是很难感恩自身的幸运;没有经历过匮乏的样子,就很难珍惜现在的所有,我只能慢慢让学生体会; 这些学生非常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就是因为未来的可能性,才更应该谨慎; 如果教育没有教会同情心,教育是失败的; 要成大事的人,要有同情心; 比赛是发掘人才的方式,是让学生追求卓越的手段,但是却不应该是目的; 教育是为我们的未来扎根,只要提供机会、环境和展望,学生就会发展得很好。 …… 我校创新实验班的学生都是经过挑选组合而成的,都是相当有才气、有潜质的。不少学生是从小到大一路被家长、老师捧大的,因为捧习惯了,所以视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理该应得。平心而论,除了努力、自信力、创造力及不上建中重点班的孩子们,我们学生的其他方面的优势、不足可以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