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众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说:“用菩提叶去遮盖它。”“用净水瓶去盛它。”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滴水若不融入大海就会干涸,那么人呢?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融入社会,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由答:孤独、寂寞、疯狂),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一对父子去进行一次“孤独之旅”。(板书课题:孤独之旅)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投影仪)
1.给黑体的字注意并解释词语。
厚实:____________嬉( )闹:___________觅( )食:___________
驱( )除_______回应:_ ________歇( )斯底里:____________
2.参考
厚实:富裕。 嬉闹:笑着闹着。 觅食:寻找食物。
驱除:赶走,除掉。 回应:回答。 撩逗:挑弄,引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3.作家作品简介
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生活的长篇小说。
三、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
(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检查学生预习笔记)
(2)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指名复述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反感知情况
(1)评价学生概述的得与失。
(2)归结概述课文的要求: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叙述清楚。
参考: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人迹罕至的芦荡放鸭。孤独、寂寞和恐惧迫使小康渐渐走向成熟。在一场暴风雨中小康独自一人出去寻找逃窜的鸭子,他感到自己长大了。
3.再读课文(默读),列出故事情节提纲,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开端---杜小康失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与父亲来到芦苇荡,过着孤独的生活。
高潮---杜小康在暴风雨之中寻找鸭子。
结局---杜小康长大了。
(方法指导:概括情节内容 谁怎么样/干什么)
4.小说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主要写谁?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小说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小说线索有两条。明线:.鸭群的活动。暗线: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和行为。
5.小说的环境描写以自然环境描写为主,这篇小说中都描写了一些什么景物,在书中勾划出来,读一读,体味描写的精彩以及它的作用。 文回顾解题:孤独之旅,杜小康在孤独之中成长的过程。
四、小结
文章写杜小康失学与父亲去芦苇荡放鸭,在孤独与暴风雨中成长的过程,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困难与挫折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五、布置作业
小作文: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在关怀中成长、在风雨中成长、
在作业中成长、 考试中成长……
第二课时
一、新课讲解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看看在人物刻化方面有什么作用。
①“我要上岸回家……”——幼稚、软弱、恋家
②“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克服想家,展望未来
③“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
④梦到母亲,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软弱,已经受磨练
⑤遇到暴风雨时的种种表现——镇定、勇敢、坚强、负责
⑥找到鸭子又迷路时,他哭了起来——情绪的发泄。是委屈的,激动的哭
⑦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想起母亲……长大了,坚强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坚强的面对现实
⑧他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2.讨论: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
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受孤独一
时间一久:不再忽然地恐慌一
(二)欣赏景物描写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
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组织学生欣赏描写语言和描写技法。
教师小结: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除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外,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鸭群;二是芦苇荡;三是风雨。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天地空旷,在杜小康听来这叫声显得无比寂寞;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