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闲谈周瑜话庐江(二)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美化诸葛亮,杜撰了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的故事,把周瑜说成是一个气量狭小的的嫉妒狂。同时,又用蒋干盗书的故事把周瑜说成是大智若愚,心有城府,心有韬略的战略家,而蒋干则是一个智商很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书呆子。
据有关记载,历史上的蒋干确实为曹操当过说客,劝周瑜归顺曹操,但却不是在赤壁之战之前,而是在之后的第二年。蒋干受命,即着布衣葛巾,假托私行去见周瑜。周瑜闻蒋干来访,已猜出其来意,出帐迎接,先发制人道:“子翼好辛苦啊!远涉江湖,是为曹氏做说客的吧?”蒋干见被周瑜说破,忙矢口否认:“我与足下打小同窗,久未见面,听说您业绩辉煌,故特来叙旧,并观军容。怎么疑我做说客呢?”周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于是,周瑜领蒋干遍视军营、仓库、军资器仗等,尔后设宴招待蒋干。席间,周瑜将孙权赐予的侍者、服饰、珍玩等物一一向蒋干展示,然后说道:“大丈夫为人处世,若遇知己之主,当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与共。假使苏秦、张仪更生,郦食其再世,我犹要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能够移我意乎?”蒋干只是微笑,心里对周瑜更生佩服,终未为曹操发一言。回到曹操那里之后,蒋干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打动。曹操及中原士人,因此更高看周瑜。
之所以要说到蒋干,是因为前几天和朋友的一次小聚,席间谈论到了周瑜这个话题,有人提出周瑜的故里应该是在靠近寿县的地方,他说:曹操之所以要蒋干去周瑜那里当说客,那是因为蒋干和周瑜是自幼的同窗好友,与周瑜旧交很深。蒋干是寿县人,所以,那周瑜应该也是寿县人了,至少,他们两家应该是离得很近的,否则,他们怎么可能会打小就在一起上学呢?古时候的学堂与现在的学校完全是两个概念,教书先生所教的一般都是家门口的几个孩子,距离应该不会是很远的。
周瑜曾任居巢长,这个居巢在什么地方,至今还是有争议的,民国时寿县三义集出土有空石及石羊题字,明确载有“居巢刘君冢”。因此,史地学家黄盛璋认为秦汉时代之居巢故辖境应该是在今天寿县的三义集。
现在的巢湖市居巢区是在1999年,巢湖地区行政公署建置撤销,在此基础上设立地级巢湖市,原县级巢湖市改称为居巢区的,在原县级巢湖市之前也不是叫居巢县,而是叫巢县,与古居巢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说周瑜,自然就要说到孙策,因为周瑜与孙策在十几岁时就是好朋友了。为什么周瑜和孙策在十几岁时就是好朋友呢?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孙策是孙坚长子,孙坚长年征战,曾经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寿县)的周异家,而周异不是别人,正是周瑜的父亲,曾任洛阳令,是孙坚的好友。周瑜与孙策同岁,而且都是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周瑜对孙策“升堂拜母”,二人结为“总角之好”,古时候14岁以下的儿童为总角。孙策稍大之后,便随孙坚南征北战,初平二年(191年)四月,孙坚在征战刘表的过程中箭身亡,因为孙坚是袁术的部下,所以孙策及孙坚的旧部都归了袁术,孙策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先是屈事袁术,2年后,孙策脱离了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了实力。期间,周瑜任居巢长,并结交了东城长鲁肃敬,于建安三年(198年)和鲁肃弃官渡江从策,为孙策成就东吴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志?周瑜传》说“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对于周瑜故里的争论一直没有定论。宿松在古时候,也是属于舒地的,宿松人说那里才是周瑜的真正故里,他们考证说圭山上的周瑜墓才是真正的周瑜墓,并建有周瑜庙,那里还有完整的家谱记载脉络传承,周瑜后裔还在墓旁而居。
其实,为了防止盗墓贼的光顾,汉代名人的墓葬地点都是秘而不宣的,周瑜的真正的墓葬地的地表应该是不会有建筑物的,所以说在周瑜的墓葬地建庙守墓是不可信的。
周瑜故里和周瑜墓就同庐江之于庐江一样,至今还是一个千古之谜。有人会问庐江这条江究竟在哪里,到底有没有庐江这条江,虽然有人依据《山海经》、《地理志》进行了考证,但得出的结论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有人说古庐江就是现在芜湖的青弋江,还有人说古庐江就是现在的杭埠河,还有人说古庐江是因为发源于庐山而得名。
如今,在中国的版图上,以庐为名的除了庐江之外,就是庐山了,据考证,庐山是因“庐”而名的,这个“庐”就是茅屋的意思,那庐江会不会也是因“庐”而名呢?比如,我们安徽把长江的安徽段称作皖江,这个皖江就是因“皖”而名的。
我想,自古以来,一定是没有庐江这条江的,至于秦朝为什么设置了庐江郡,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了。秦朝在江南设置了庐江郡,一定不是因为那里有庐江这条江的缘故,否则,到了汉代,撤消了江南的庐江郡,就不应该在江北重新设置庐江郡,因为江北也没有一条被称作庐江的江的。汉代撤了江南的庐江郡后,却没有放弃使用庐江这个名称,而又在江北重新设置了一个庐江郡,这也就更为庐江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