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 472000)
又到重阳日,把酒赏菊华。历代文人雅士多将菊花比喻为“花中君子”。刘禹锡称颂菊花是“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认为“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人们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唐代诗人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晚唐诗僧齐己(俗名胡得生,863-937)称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称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宋代诗人苏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秋瑾一联“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将人品菊品诗品推向了极致。赏花者各异的情怀,使菊花也有了不同的面貌:或为恬然洒脱的隐逸君子,或为清丽冷艳的巾帼英侠,或为失意落魄的文人学士,或为矫矫不群的伟岸使者……均将菊花作为自己的化身来歌颂,颂花实为颂人。如黄巢,喜欢菊花是因为“我花开后百花杀”。
晋以降,人们多喜欢黄色菊花,并用“黄花”作为菊花的代名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人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与气魄。
白菊以它的纯洁如霜、冷艳芬芳也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唐代文学家
陆龟蒙乃唐代农学家,亦好诗,有《忆白菊》一首,颇为清新自然:“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李商隐《菊花》,功力最为深厚,对仗最为公正:“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罗含,晋代中散大夫
三门峡上阳书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