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道埋设的深度一般在0.8~1.2m,或符合当地城管等部门有关法规规定的深度。为了方便日后的布线,管道安装时应预埋1根拉线,以供以后的布线使用。为了方便线缆的管理,地下管道应间隔50~180m设立一个接合井,以方便人员维护。接合井可以是预制的,也可以是现场浇筑的。 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 地埋布线材料如图10-7所示。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图10-7 地埋材料图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4.隧道内电缆布线 在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通道,大多是供暖供水的,利用这些通道来敷设电缆不仅成本低,而且可以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如考虑到暖气泄漏等条件,电缆安装时应与供气、供水、供段的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安装在尽可能高的地方,可根据民用建筑设施的有关条件进行施工。 以上叙述了管道内、直埋、架空、隧道4种建筑群布线方法,它们的优缺点如表10-1所示。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表10-1 4种建筑群布线方法比较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10.5 工程经验 10.5.1工程经验一 路径的勘察 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勘察室外施工现场,确定布线的路径和走向,同时避开强电管道和其它管道。 10.5.2工程经验二 避开动力线,谨防线路短路 在2001年杨凌高新中学铺设一路室外线缆的时候,由于当时在施工中没有将网络和广播系统分管道布线。在使用了两年以后,由于广播系统电缆中间的接头出现老化,并且发生了短路,把该管道内的所有线路都给损坏了。经过这样的教训,值得我们在注意的是以后在室外布线中,一定将弱电线缆的信号线和供电线缆分管道铺设。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10.5.3工程经验三 管道的铺设 铺设室外管道时要采用直径较大的,要留有余量。铺设光缆时要特别注意转弯半径,转弯半径过小会导致链路严重损耗,仔细检查每一条光缆,特别光接点的面板盒,有的面板盒深度不够,光点做好以后,面板没装到盒上时是好的,装上去以后测试就不好,原因是装上去后光缆转角半径太小,造成严重损耗。 10.5.4工程经验四 线缆的铺设 为防止意外破坏,室外电缆一般应穿入埋在地下的管道内,如需架空,则应架高(高4m以上),而且 一定要固定在墙上或电线杆上,切勿搭架在电杆上、 电线上、墙头上甚至门框、窗框上。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习 题 1.简述进线间设计应符合哪些规定? 2.简述建筑物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3.简述建筑物子系统的线缆布设方式有哪些?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10.1 进线间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1.进线间的位置 一般一个建筑物宜设置1个进线间,一般是提供给多家电信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 2.进线间面积的确定 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提出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3.线缆配置要求 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及天线馈线等室外缆线进入建筑物时,应在进线间成端转换成室内电缆、光缆,并在缆线的终端处可由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设置入口设施,入口设施中的配线设备应按引入的电、光缆容量配置。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4.入口管孔数量 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入口。在进线间缆线入口处的管孔数量应留有充分的余量,以满足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弱电系统、外部接入业务及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其它业务服务商缆线接入的需求,建议留有2~4孔的余量。 进线间和建筑群子系统工程技术 5.进线间的设计 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 2)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 3)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1000mm。 4)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容积计算。 5)进线间如安装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施时,应符合设备安装设计的要求。 6)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 进线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