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音韻學2.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漢語音韻學2ppt课件

漢語音韻學 劉鎮發 2013年秋 週一1-2節、週二3-4節;漢語音韻學;古今音的關係 1 幾乎所有漢語方言都是由中古音發展出來。 2 普通話是基於北京方言的,北京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種。 3 從中古到北京方言,聲韻調的變化都很大,以致我們今天很難從普通話直接得到中古音的面貌。 4 但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幾個規律的。我們可以從普通話出發去“尋找”中古音。 5 我們得由現代漢語的結構講起。 ;古今音的關係 1 所有語言的發音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由音節組成的。 2 現代漢語(包括所有方言)的音節結構相對簡單,沒有複輔音叢,但是有聲調。 3 中古的發音比現代漢語複雜,輔音比較多,有清濁的分別,濁聲母可以分為全濁、次濁,清聲母可以分為全清、次清。 4 中古聲調只有四個,但類別跟今天的不同。;人類發音原理 漢語音節組成: 聲母+(介音)+元音+(韻尾)+ 聲調 聲母發音 由 發音部位 + 發音方法 決定 ;漢字與發音 漢語使用漢字,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只是一個個代表音節的符號。每個符號有形、音、義組成。 漢字原則上是一字一音一義。 漢字在中古開始就有“中國式”注音,標注了韻攝、開合口、等列、聲母、韻目、聲調總共六個條目,稱為“音韻地位”。但一般沒學過音韻學的人看不懂。;漢字與發音 韻目本來是用來寫詩用的。《切韻》的韻母有193個,到了《廣韻》就有206個。每個韻母中的字,元音和韻尾是一樣的。例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看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的“斜、家、花”均屬於麻韻。 讀書人必須按照韻目提供的字來寫詩應試,否則“出韻”就不及格。;漢字與發音 由於歷史和方言原因,實際的發音其實沒有韻書的分別細微,好像上述的“斜”在北方話和廣州話就跟“麻花”不押韻了,但在江西大部份方言、客家話、閩南語和一些南方方言是押韻的。 雖然南方話比較接近中古的發音,但實際上沒有一個方言的發音是跟韻書一致的,因此我們要參考韻書才能準確用韻寫詩。如果怕記錯韻目,最好背誦一些現成的詩詞。;現代漢語與中古音的關係 1 現代漢語絕大多數方言,都是直接由唐宋官話(中古漢語)發展而來。 2 中古有四個聲調: 平上去入 3 中古聲母有全清、次清、全濁和次濁四類。 4 現代漢語聲調的發展跟中古聲母有關。 5 到了宋代,學者就為漢語找到36個聲母:;五音 \ 清濁;漢語聲調與中古音的關係(1) 不過 36 可能只是個“幸運數字”(中國人對數字有迷信!),未必是當時聲母的實際數量,不要隨便信以為真。我們要找回中古聲母,首先要從聲調入手: 1 普通話陰平調的字基本來自清聲母。 2普通話陽平調的字基本來自濁聲母。 3普通話上聲字來自清聲母和次濁聲母。 ;漢語聲調與中古音的關係(1) 4 去聲最複雜,我們要牢記清聲母的去聲字。 5 除了l, m, n, r 以外,普通話現在同一個聲母的字,一般都來自2-4個中古聲母。 6 懂得南方方言對找尋聲母來源有較佳效果。 ;古今音調的關係;漢語聲調與中古音的關係(1) 再重複一遍,聲調跟聲母的清濁有關: 1 陰平調來自清聲母,例:春風吹 2 陽平調來自濁聲母,例:誰還來 3 上聲來自清聲母和次濁聲母,例:馬表姐 4 去聲的來源最複雜,包括所有可能性。懂去聲分陰陽的南方方言,或者濁聲母送氣的方言(例如客贛)可以分辨去聲的中古清濁聲母。;漢語聲調與中古音的關係(1) I 歸了陽平調的入聲字怎樣看出來? 1 入聲字都是以開音節(這就排除所有-n, -ng為韻尾的音節)結尾的,例如:白、答、著、及、石 2 這些字的聲母都是b, d, g(塞音)zh, z, j(不送氣塞擦音), f, sh, s, x,h(擦音)。其中大部份來自濁聲母(並定群從床禪匣等)。 3 小部份不送氣的全清聲母也歸了陽平(例:德國折足)。這部份要牢記。 ;漢語聲調與中古音的關係(1) 習作1: 從《方言調查字表》的入聲字中,以清、次濁和濁(包括全濁)排列為三類,看有多少是陽平字。然後把這些陽平字抄出來。 ; 習作1: 普通話陽平中的中古入聲字 ;漢語聲調與中古音的關係(1) II 如何牢記中古的入聲字 1 如果你的母語是沒有入聲的北方方言,那你只能死背硬記上面的中古入聲字。注意一些常出現的聲旁會有幫助,但未必全部可靠。 2 如果你的母語方言是西南官話的一種,你母語中唸陽平調,但在普通話中唸其他聲調的(例如七一百色克力),極大多數都是入聲字。但在普通話唸陽平的清聲母字例外。而是你還是沒辦法知道它們來自哪個韻攝。;漢語聲調與中古音的關係(1) II 如何牢記中古的入聲字 3 如果你能說(語言能力良好)江淮官話或者湖南湘語,這些方言中會有個獨立的入聲調。但是你還是沒辦法知道它們來自哪個韻攝。 4如果你能說(語言能力良好)山西話、吳語或者閩東方言,這些方言中會有陰陽兩個入聲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