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巷道顶板事故的防治 造成巷道冒顶事故的因素 自然地质因素 工程质量因素 采掘工程因素 管理因素 岩层层理影响 镶嵌型围岩结构的影响 岩层节理裂隙及破碎带影响 地下水的影响 支架架设质量差 掘进打眼爆破参数掌握不好 1.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 冒顶的原因 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空顶距离,严禁空顶作业 加强安全检查,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在地质破坏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 在工作面附近应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以抵抗突然来压。 及时整理爆破崩倒或崩歪的支架。 2.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冒顶的原因 支架支护巷道的冒顶可分为压垮型、漏垮型和推垮型3类 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在松软的煤岩层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他措施 在坚硬稳定的煤岩层中,确定巷道不设支护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可缩性金属支架应用金属支拉杆,并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卡缆 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 巷道砌碹时,碹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充满填实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3.锚杆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冒顶的原因 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预防锚杆支护巷道冒顶的措施,主要在于正确选择锚杆支护的参数,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4.巷道交叉处及巷道贯通处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冒顶的原因 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①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 ②必须在开岔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抬棚。 ③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 ④开帮掘进的新巷与原巷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45°)。 ⑤贯通前要进行超前探测,并处理好被透点的积水、瓦斯等有害气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方法 1.巷道维修及冒顶处理的一般原则 先外后里 先支后拆 先上后下 先近后远 先顶后帮 2.巷道冒顶处理方法 (1)直接支架法 (2)撞楔法 (3)锚喷法 (4)木垛法 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基本要求 采煤工作面支架架设的安全要求 工作面放顶时安全要求 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的规定 放顶煤时必须遵守的规定 四、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 支得起 护得好 稳得住 五、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及预防措施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分类 按冒顶范围的不同分: 局部冒顶 大面积冒顶 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理分: 压垮型冒顶 漏垮型冒顶 推垮型冒顶 压垮型冒顶是由垂直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压坏采煤工作面支架而导致的冒顶; 漏垮型冒顶是因已破碎顶板没有得到有效防护,受重力作用冒落而导致的冒顶; 推垮型冒顶则是由平行于层面方向的顶板力推倒采煤工作面支架而导致的冒顶。 压垮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 漏垮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 推垮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 综合型冒顶的机理及防治 在一次冒顶事故中出现压、漏、推的综合,但必有一个为主,按为主的预防即可 六、冲击地压及其防治 冲击地压的定义 煤矿冲击地压( Rock burst, Pressure bump in collieries)又称煤爆,是指在一定条件的高地应力作用下,井巷或回采工作面周围的煤岩体由于弹性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破坏的矿井动力现象,常伴随有巨大的声响、煤岩体被抛向采掘空间和气浪等现象。它往往造成采掘空间中支护设备的破坏以及采掘空间的变形,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的毁坏,甚至引起地表塌陷而造成局部地震。 冲击地压现状 煤矿冲击地压是一个世界性的灾害现象。从1738年英国的南史塔福煤田发生世界上第一次冲击地压以来,已有260年的历史了。其间在世界上发生冲击地压的国家除我国外,还有英国、波兰、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美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记录的冲击地压是1933年在抚顺胜利矿发生的。 我国煤矿进入80年代以来,矿井开采深度日益加大,如开滦矿务局开采深度已超过1200m,新汶矿务局开采深度也在1000m以上,大多数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均已超过500m。 冲击地压的特点 (1)突发性:冲击前没有明显的宏观前兆; (2)瞬时震动性:发生时伴有强烈震动和声响,人员和设备被弹起,地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pdf VIP
- 总工会日常工作试题.doc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docx VIP
- 2025年北海市合浦县总工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pdf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考察表.pdf VIP
- 2025年_防城港市总工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强制性条文汇总(20201228).docx VIP
- 林木采伐技术规程-知识培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