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南通民间版画“纸马”的民俗意涵.doc
浅析南通民间版画“纸马”的民俗意涵
摘 要: 南通“纸马”以融合南北文化后的南通民俗文化为载体,直接记录和反映了南通人民的生活百态与审美习惯,体现了南通人民渴望消灾避祸、祈求吉祥幸福的心态。本文从南通“纸马”的信仰崇拜、民间俗神崇拜、宗教崇拜和巫术意涵等四个方面加以印证。
关键词: 南通“纸马”艺术 信仰崇拜 民间俗神崇拜 宗教崇拜 巫术意涵
江苏南通地处江海的交汇处,位于长江北岸,是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因此南通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同时,南通文化既有别于江南的姑苏文化、维扬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婉约柔美,又有别于江北文化的粗犷豪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南通年画提供了文化温床。
南通“纸马”属于年画中的神仙题材,是民间进行宗教祭祀和祈求神灵活动时用来焚烧的雕版印刷品。我国各地对纸马的称谓有所不同,我国北方称之为“甲马”,江浙一带称之为“纸马”,岭南称之为“贵人”,南通当地人称之为“马子”。早在远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南通最早的先民――东夷部落的古青墩人首先在南通播下北方文化的种子,而后的三千年中南通人口不断地迁徙变化,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在这里相遇,并在不同的时期内显现着强弱交替的状态。和谐的最好方式就是入乡随俗,纸马的随俗就是依从当地的心理。南通“纸马”以融合南北文化后的南通民俗文化为载体,直接记录和反映了南通人民的生活百态与审美习惯。
1.南通“纸马”艺术中的信仰崇拜
在遥远的过去,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和身边奇怪的事件古人难以进行解释,因此古人相信这些奇怪的事情被无形的神灵掌握着,“万物有灵之说”即是纸马的理论基础。由于不能解释大千世界,人对万物只能全凭感知。“物我相通的两边,一边是心灵,一边则是神灵。这不是迷信,而是我们祖先天人合一的方式”。[1]
自然崇拜是先民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处于劣势和对客观世界的懵懂无知的情况下,把自然人格化,同时又带着畏惧或感恩的心而产生的。古人对太阳的崇拜是最为突出的,太阳不仅是人们日作夜息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农业生产划分的主要标准和农作物生长的要素之一。南通海安地区5000年前青墩文化中遗存下来的彩陶和黑陶就有含有太阳纹,这反映了当时南通较普遍的一种自然信仰。水神也是当时尚处在农业社会的南通人崇拜的对象。水是生命之源,井泉童子甘露将军“纸马”就体现了这一点。甘露将军是灌溉业、汲水送水业保护神,井泉童子被称为井神。可见人们为祈求丰收而崇拜太阳神、水神,虽具有具体的功利目的,表现的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和希翼。
“灵魂崇拜在南通显得特别强烈和突出”,[2]因为南通的先民很多都是流放过来的,在这块土地上开垦土地,制盐为业,生息繁衍。他们怀念家乡,而将以前家乡的一些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带到南通。这种存在于血统中的原始宗教信仰必然会以各种方式释放出来,“纸马”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祖先崇拜从鬼神崇拜逐渐演变而来,人们相信祖先面容犹在,神灵犹在,人与鬼神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相互沟通。南通厚葬之风历史悠久,有“生在扬州死在通州”之说。南通人通过对祖先的崇拜,包括焚烧“家堂香火列位高真”的“纸马”在内的一系列的祭祀达到避灾祈福的目的性,希望历代先人的灵魂保护自己及子孙生活的安全,避免遭遇不幸。
2.南通“纸马”艺术中的民间俗神崇拜
南通民间俗神的崇拜颇具地方特色。南通临江靠海,海洋资源丰富,渔民众多。耿七公是南通渔民、远洋商贾的崇拜偶像。这位原本出身在高邮西湖的耿七公,后落藉滨江临海的南通,在南通渔民中留下不少好口碑。耿七公深受打渔人敬重有两重原因:其一,他是除疫捍患的神巫医。“七公于景佑、宝元间(1038―1039)官至通判。后弃官南迁,入高邮江静村隐居,甘为东岳庙庙祝。与夫人吃斋信佛,慈心爱物,体恤孤寡,周济贫乏,怜人疾苦。以巫医行世,能用香灰治人百病”。其二,他是救民于水深火热中的鱼祖。据《高邮州志》载:“康熙十一年(1672)大水饥民,有人说:‘耿候王赐鱼为民食。’不一会儿,河中鱼涌,不用罾网,随手可得,七日方罢。”如东一带的渔民在自己的船上都会粘贴耿七公“纸马”,祈求出海平安和获得丰收。有趣的是南通人民对中国东南一带,尤其闽台盛行的保佑渔民出海平安的妈祖(“天后娘娘”)也予以隆重的待遇。
大圣国师“纸马”上的人物相传为唐代的释僧迦,他南游江淮,为民医病、治水,深受南通人民的爱戴。唐中宗尊他为国师,乃一代高僧。南通狼山殿内大圣菩萨身披龙袍,法相庄严;两旁为他的弟子度慧岸和木叉,殿内终年青烟袅袅,香雾氤氲。
南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人们为了祈求庄稼丰收,创造出专管风调雨顺的八蜡之神“纸马”,八蜡之神在上古伊耆氏时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