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5君权相权演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0615君权相权演变汇编

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利用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正式废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明确宣布成立为定制。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从此废止。此后,为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的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尽管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明朝那些事儿》: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胡惟庸案大捕杀 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 四任宰相。其中胡惟庸主政 时间最长,权最重。他欺上 瞒下,不可一世,最终朱元 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他,并趁机取消了中书省,且立 下法章以后不许再设宰相一 职。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名宰相。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 1.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废除宰相制度,中央权力是怎样分配的? 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 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 ③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历史原因) (具体原因) 朱元璋廷杖奏章冗长者 洪武九年(1376年)的一天凌晨,皇宫里灯火辉煌,殿外的丹墀下传来捶击与阵阵痛叫声。这是明太祖下令在杖责一个廷臣。挨打的人名叫茹太素,任刑部侍郎。当时,各地接连发生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太祖认为是上天对他的警告,所以下了一道诏令,让臣民上书评论朝廷政策的利弊,指出皇帝的过失。茹太素一向耿直,这天早朝便把奏折恭恭敬敬呈了上去。明太祖一见奏折很厚,心里就有点不高兴,叫人念给他听,读了许久,还没上正题,净是些冗长的空话套语。 便叫宦官把茹太素的奏折取来,在灯下仔细翻看。奏折确实太长了,长达1.7万字,他耐着性子一直读到大约16500字以后,才接触到正题,一共写了5件事情。他思考了许久,觉得这5件事中,起码有4件是可以采纳实行的。这几件事儿,只要最后的500字就能够说明了。 明太祖反对奏折冗长是有原因的。他曾对太子朱标说:“我自从登基以来,事事都亲自处理,从不偷懒,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朝办事,晚上夜深了才休息。这是你亲眼看到的。你能照我这样做,才能保住江山。”所以,朱元璋平日十分辛苦,常常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就赶忙放下筷子,把要办的事儿写到纸片上,又怕纸片丢失,叫人用针线缝在他的衣服上。有时想的事情一多,纸片缀了满身,就像吊着好多只鹌鹑。 等到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把纸片一一揭下来逐件处理,直到认为办妥为止。 他每天要看和听200多道奏折,要处理400件左右的事情。所以,他一直要求奏章写得简短扼要。难怪他看见茹太素的万言书,竟发了那么大的火。 “劳模”朱元璋: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明史》卷72《职官志》 时 期 名 称 职 权 特 点 明太祖时期 明成祖时期 明宣宗以后 创立与发展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设立 内阁 内阁大学士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首辅权压群臣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异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 不同 地位 职权 对皇权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侍从、咨询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皇帝个人信任 “内阁首辅” ≠“宰相”?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