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患病行为社会网络与制度结构
患病行为、社会网络与制度结构
“患病行为、外行转诊与制度结构”这两个题目哪一个好一点?
如果用黄色的这个题目的话,文中的内容相应改称黄底色的文字
——一个普通乡镇家庭的疾病治疗过程
专业:社会学
本科生:方燕玲
指导老师:任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普通的潮汕乡镇家庭的求医治病过程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医疗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地发掘个体的生病经历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种种关联,分析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在患者及其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探讨这些传统的外行转诊系统的作用和局限,最后从国家制度的层面来阐述影响个体滞留于外行转诊系统的结构背景。
[关键词]:患病行为 社会网络 制度结构
Illness behavior,Social Network and Institution Structure
——the research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a common town family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a common town family, based on the approach of medical sociology, the article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iseas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ursuing treatment of the individuality,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effect of the social network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ing the function and the limit. At last, the paper dissects how the nation’s institution influence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Key Words: illness behavior, social network, traditional culture, institution structure
一、绪论
本文通过对一个普通的潮汕乡镇家庭的求医治病过程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医疗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地发掘个体的生病经历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种种关联,分析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在患者及其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探讨这些传统的外行转诊系统的作用和局限,最后从国家制度的层面来阐述影响个体滞留于外行转诊系统的结构背景。
大众讨论转型时期中国人的身体与健康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归咎到医疗改革问题,医疗问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但所有的关注基本上都是从社会政策的视角,从政府的角度来提出各种改革政策,而真正成效的改革却微乎其微;中国社会学界对于医疗行为和医疗制度也很少涉猎,倒是人类学比较热衷于非西方和民俗医疗行为的研究。本文尝试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来讨论危害个体身体健康的疾病是如何通过各种社会机制来影响到个体,通过社会学的想象力来揭示疾病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微妙关联。
(一)、研究背景
1、人类脆弱的身体
从医疗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疾病与社会,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疾病如何通过各种社会机制来影响人类的生活。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作为人,我们的特征是本体性脆弱。一个人永远不可能避免生病和死亡,生病成为人生必须接受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谁也不能逃离,疾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现代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战胜无数的疾病,但是我们发现科学永远落后于疾病的发展,在现有的社会技术条件下,科学不可能排除所有的危险。逐渐具备现代性的人们在逃离各种传统的束缚、享受现代社会所带来的所有便利时却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更危险的境地,我们还是无法保护自己脆弱的身体。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生病”无论是在过去,或是在现代社会,都笼罩着“不可抗拒”的“外力”的意涵。
2、嵌入社会的个体
作为社会学研究,我们真正关心而且能够关心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的必然存在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威胁以及人们如何接受疾病对社会生活所造成的种种影响,关注人如何在疾病的社会中健康和积极地生活。简单地说,面对脆弱的身体,我们如何更好地生存,社会机制怎样加速或者延缓疾病对我们的伤害。作为疾病的负载体,个体永远是嵌入在社会网络和制度之中,而这些网络对于个体对抗疾病必然产生重要的作用。我们无法否认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人们维持自己的健康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当代中国,这些网络究竟在个体患病行为中扮演什么角色?能不能给予个体所有的安全感?当疾病来临的时候,脆弱的个体、焦虑的家庭能够寻找到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