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一: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虹口2010二模)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例二: 28.根据以下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次洪水之后,有个小孩在被水淹没的田里抓到了一条叫不出名字的鱼,拿回家,很开心。他的母亲说,这是一种很贵的鱼,都是结对出来玩的,肯定还有一条在附近。小孩不信,回头再去找找,果然又找到了一条差不多的鱼,它正焦急的游者。小孩这下高兴的跳了起来:“妈妈,真的还有一条!” 例三: 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它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皮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屑,这样白貂就束手被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的纯白、漂亮的皮毛。 例四: 《绿》:实指义,一种颜色;象征义,蓬勃的生机、生命、和平、宁静、军营、生态平衡、万古长青的友谊…… 如何才能写得深? 现实材料:深入思考,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把握其本质特征,发掘其深层含义; 寓言材料:善于发掘材料的象征意义。 例五: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皮斯托瑞斯双腿截肢,装有酷似刀锋的J形高科技碳纤维假肢,他最大的梦想是与健全运动员一起参加夏季奥运会。但国际田联认为“其假肢令其多获得30%的动能优势”,“违反公平竞争”,明令禁止。他提出上诉,最终赢得了参赛权利,但成绩未能达到参赛资格。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规则就是规则。”在北京残奥会上,皮斯托瑞斯包揽了T44级三项冠军,有“刀锋战士”之称。 2010高考作文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思路 提论点,开议论:为什么——怎么能;正面讲,反面论;讲道理,引言论;举事例,典型新;联实际,确切准;生发开,驳异论;结尾时,要回应。 人才的可持续(66) 捕鱼讲究质,尺寸太小的鱼是不合标准的,为的是捕鱼的继续。同样,放牧讲究量,让牛羊吃完整片草原亦是不合理的,为的是畜牧业的持续发展。这是丹麦人和国人的共识,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是索取和舍弃的平衡。 贪婪的人类总是放肆地消耗自然的资源,紧紧抓住眼前的利益不放,无止境地开采石油、煤矿,无止境地砍木伐林。似乎是找到了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黄金,还是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等到大自然的报复接蹱而来,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愚昧。于是有一种叫“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出现了,人们知道怎样才能捕更多的鱼,促进鱼的可持续。 人和自然的和谐法则已经建立,就在人们欢呼雀跃之际,我却分明看到国人自己的悲哀。我们一次次地报道华人科学家屡获诺贝尔奖,却在一次又一次地期待中愈加失望。 我们看到少年宫里的孩子艰辛地练着琴,学着画,做着题,却瞥见大学生在草坪上聊天,在网络上游戏。我们看见自己飞快地做着数学题,却羞于在课堂上举手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无奈地对着厚如山丘的辅导书摇头,疑惑:我们是怎么了? 疯狂的父母将孩子塞进一个看似五彩缤纷但苍白无力的刻意,逼迫孩子丢弃童年的模型飞机和洋娃娃,过早地去失道接受并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条条框框。思想在他们是一条小鱼的时候就被限制,想到在他们还在水中无忧无虑游荡时就被扼杀。有人担心地说:“我们用现在这种教育制度去育人,这批人再用同样的方法培养下一代,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小鱼终要长大,终究要用渔网将它人捕住,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用更细密的渔网提前捕起小鱼。这后果可想而知,以后我们将没有鱼。这渔网就好比是各种规范的社会制度,正统主流的思想观念等等。我们过早地将这一切强加于稚气未脱的孩子身上,后果是人才的“同一化”,创新型人才的缺失,人才的不可持续发展。以至于所有人都拥有一样的思维模式、观念价值,形成一个国家的“通病”。 人和自然有索取和舍弃的平衡,人才亦是这样。我们要去培养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就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