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 教学进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4.7.1 基本概念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计算机用户隐藏I/O设备的特性,即实现程序与设备的无关性。完成用户提出的I/O请求、加快I/O信息传送速度、提高I/O设备的并行性和利用率,为I/O设备提供设备驱动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等。 I/O设备与计算机通信的连接点被称为端口。  用于操作端口、总线和设备的一组电子器件,是设备与总线的连接装置。  1.端口(port) 2.控制器(controller) 4.7.2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1) 程序控制方式 早期计算机采用的方式。CPU向设备控制器发出一条I/O指令启动设备进行一个字(节)的输入或输出,然后CPU就等待I/O设备进行数据传送,直到一个字(节) 传送完毕。接下来,CPU按以上方式处理下一个字(节)的输入或输出。 CPU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循环等待及测试I/O是否完成,造成CPU资源的极大浪费。CPU和外围设备只能串行工作。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2) 中断驱动方式 举例:(将数据由硬盘传入内存的过程) ① 进程向CPU传送指令,要求CPU向硬盘发出输入输出命令。 ② CPU向硬盘控制器发出数据传送命令,然后CPU返回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 ③ 硬盘控制器从硬盘中取出数据放入硬盘数据寄存器中。 ④ 接着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⑤ 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硬盘驱动程序)向硬盘控制器发送取数据信号。 ⑥ 将数据寄存器的的数据送入内存,完成一次数据传输。 CPU 硬盘 内存 ① ⑤ ② ③ ④ 硬盘控制器 数据寄存器 ⑥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2) 中断驱动方式 当某进程要启动某个I/O设备工作时,首先由CPU向相应设备的控制器发出一条I/O命令,然后CPU立即返回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设备控制器则按照命令的要求去控制I/O设备工作。这时,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 这种方式CPU的利用率较高。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在一次数据传送过程中,发生中断次数较多(每次只传送一个字节),这将耗去大量CPU处理时间。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3)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为了减少CPU对I/O设备的干预,传送数据以块为单位进行,并直接在内存和设备之间进行,当一个或多个数据块传送完毕时才需要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设备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这就是I/O控制中的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采用这种方式CPU的利用率高。 (4) 通道控制方式 I/O通道控制方式是DMA的发展,它把对每一块数据读写的干预,变成对一组数据块读写的干预,可以进一步减少CPU的干预。这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4.7.3 I/O缓冲管理   现代操作系统中,I/O设备与CPU(内存)交换数据时,需要使用缓冲技术。也就是为I/O设备设置缓冲区,暂存数据,等到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批量处理。 引入缓冲: (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中断频率; (3)提高CPU与I/O设备间的并行性。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4.7.4 设备驱动程序 4.7 输入/输出系统管理 设备驱动程序与具体设备相关,用户安装好硬件后还要再安装驱动程序,计算机才能识别和使用该设备。设备驱动程序也是硬件的身份识别标志,它负责完成设备具体的各种动作(输入/输出操作)。 一旦为I/O设备安装了驱动程序,那么应用程序在使用I/O设备时,就不必关心设备的特性、I/O控制方式。这样就实现了应用程序与设备的无关性。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