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栏目导引 把脉五 年真题 集训即 时演练 模块备 考方略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2讲 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认知 三、历史人物的比较 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时代背 景。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孙中山的比较等。 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1全国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 评价 类、背景类 民国,钱玄同、传统文化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2全国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上谕档(道光朝)》(1823 年、1829 年、1838 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 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 认识 类、措施类、评价类 晚清,道光帝、禁烟政策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3全国Ⅰ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 用。(7分) 背景 类、作用类 唐代,韩愈、古文运动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3全国Ⅱ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梁启超《王荆公》(1908 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评价类、原因类、目的类 宋代,对王安石的评价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4全国Ⅰ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徐忠民《包公叙 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原因类 宋代,包拯(包青天)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4全国Ⅱ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 措施 类、评价类 晚清,光绪 帝、戊戌变法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5全国Ⅰ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 原因类、作用(意义)类 元代,丘处机、成吉思汗 试题来源 材料引文出处 问题设计 设问方式 考点关键词 2015全国Ⅱ卷 原始性文字材料孙炳 辉、郑寅达《德国史 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9分) 背景 类、措施类、评述类 近代,德国、俾斯麦、《非常法》 命题特征分析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因素)。 (3)从时间上看,以宋代、晚清为主,2013年全国Ⅰ卷涉及唐代, 2015年全国Ⅰ卷涉及元代,2015年全国Ⅱ卷涉及近代德国。 (4)从内容看,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人物。 (5)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栏目导引 把脉五 年真题 集训即 时演练 模块备 考方略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初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声现象.ppt
- 2017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ppt
- 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图片版)第二单元文学名著导读(二).ppt
- 2017第5课企业与劳动者一轮复习(最新).ppt
- 2017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ppt
- 2017第一轮《矛盾的观点》.ppt
- 2017多变的天气.ppt
- 2017房地产开盘策划方案.ppt
- 2017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公开课).ppt
- 2017高考病句复习(实用版).ppt
- 2017高考励志篇.ppt
- 2017高考人物传记.ppt
- 2017高考如何读懂诗歌(专题复习).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实验与探究专题25实验与探究考点2物质鉴定提取类实验.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考点4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结构、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一)生物膜系统及其囊泡运输.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ppt
-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语言风格(应用文稿).ppt
- 2017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ppt
- 2017高考题型攻略专题2明确变化关系析曲线.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