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命年的回想》导学案 备课人:邹昌明 审核小组:七年级语文组 导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生字词读音, 积累词汇,了解京郊运河的春节习俗。 2、能力目标: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 ;比较今昔过年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热爱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相结合。 学习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时间过得真快,再过三个多月又要过年了。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往我们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哪些事?(每小组推荐一学生或自愿,知道多少写多少,写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家刘绍棠到他的家乡——北京郊外运河边的村庄,去过一个旧时的年。(板书课题) (二)、释题: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 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 本命年的回想,即本命之年回忆往事。 提问:题目“本命年的回想”,同学们告诉我,你们的本命年过了吗?本命年只有一次吗?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多大岁数? (三)、作家简介:刘绍棠,现代著名作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发 表的作品有几百万字,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蒲柳人家》。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 作品推荐:《运河的浆声》《娥眉》《青枝绿叶》《京门脸子》《蒲柳人家》《乡土与创作》。 (四)、检查预习:生字词 (每组推荐一生将打横线字读音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在导学案上) 捅 进 大吃大嚼 烙 饼 簸箕 栗子 穿梭 糖黏儿 糁儿 涿州 吆喝 疙瘩鬏 门槛 秫秸棒 鬼祟 骚扰 大吃大嚼 渍酸菜 阖家 (五)、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划分几个部分,说出划分理由。 2、想想文中哪一小节描写了北京郊外运河地区人们过大年的情况? (六)、研读第四小节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四小节,在朗读中用笔作记号(圈点批注),然后小组讨论文中写了京郊运河地区人们过年的哪些活动?同时找出各事件的大概时间,用三四个字写出事件的主题词(动词+名词)(讨论达成共识后,各小组推荐一名或自主登台展板) 教师小结 2、从作者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习俗,除了欢天喜地的饱尝一年的劳动成果外,在隆重火热的气氛中,还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 教师小结 3、让我们带着那美好的期盼,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齐读第四小节) (七)、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八)、布置作业 1、收集一些春联以及关于春节的趣事,民间传说。 2、认真阅读文章体会生动传神的语言,为下节课讨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作业 (二)学习探究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春节是二十四节气吗?他有何特色,二十四节气有那些?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词语有那些? 3、品味语言:为什么作者说“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这种特殊的感觉你是否有过?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到的? 4、与过去相比现在出现了哪些新的过年方式? 5、课文为什么要用《本命年的回想》,而不用《过年的回想》或《过年》呢? 6、说说过年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 7、七嘴八舌话节日:(诗句对应的节日填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 (三)、作业布置: 自己动手做一张新年贺卡,给自己同学或朋友写上祝福语。 (四)课外延伸 立夏时的鸡蛋,端午的粽子似乎渐渐的离我们远去,过年的年味,也越来越淡,甚至有些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有这样的传统节日,倒是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成为青年人常过的时髦节日,根据报载某国已打算将端午节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针对这种现象谈谈你得看法。 附: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