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形篇》第四
形篇 第四 ——军事实力极其外在表现 题解: 形:器物,既实质性的东西,也包括其表现形式。 《周易·系辞上》:“形乃谓之器。” 孙子:把“形”引入战争,指的是战争中的军事实力及其外在表现。但是,孙子不把这种客观物质力量看成死的、静止的、孤立的。 他在篇末用“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形也”这样形象思维来指明要把物质力量集中,并决开这积水,让它从百丈陡溪上倾泻而下,这种迅猛的运动速度乘积水的重量以加强其冲击的能量 。 《形篇》通篇论述军事上的物质因素,充分体现出孙子在战争认识上朴素地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说,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先消灭自己的弱点,使敌人无隙可寻,不会被敌人胜我,以此来等待敌人发生错误,暴露弱点,使我有机会战胜敌人。 孙子把“先为不可胜”作为作战的首要条件。 首先,“待”是对敌情的观察,以观其变,观察敌人力量上的变化,态势上的变化,策略上的变化,战术上的变化等等。总之,要观察一切敌情上的变化。 其次,“待”就是要耐心等待。刘伯承元帅要求指挥员“一定要耐心、细致、准确、及时,在军事上一字之差也会死很多同志,甚至影响战斗的成败”。 再次,这个“待”就是要坚决果断。作为一个指挥员,决心一旦形成,就要坚定不移,决不能三心二意、优柔寡断。陆逊面对诸将的愤懑和不理解,果断采取了强硬态度,这就充分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将领勇敢果毅的品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待”还要主动积极,而不能消极被动。防御在形式上是被动的,等待敌人的进攻,但是在被动之中要做好最终赢得主动的准备,也就是要做好弱到强,劣到优的转化。 (公元221年—222年)吴蜀之间的夷陵之战是这个论断的极好战例。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在自己,可能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有疏漏,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够做到被敌战胜,但不能够做到使敌必定战败,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可强求。 孙子清楚地看到胜利不是主观随意的,未战之前首要的问题是自己要站稳脚跟,做到不可被敌人战胜。能不能战胜敌人那要看敌人会不会犯错误,给不给我可乘之机,也就是孙子所说“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 毛泽东也曾明确地告诉我们:“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要不被敌人战胜就要进行防御,要战胜敌人就要采取进攻。防御是因为兵力不足,采取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 进攻与防御,是作战的两种最基本方式,两者各有自己的功能,高明的战争指挥者应该按照兵力兵器、军心士气、敌我态势、军需给养等客观物质因素来决定,而不是将领主观随意选择的。 西方近代杰出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就攻守问题也提出了和孙子同样的结论。他说:“假定使用的是同一支军队,进行防御就比进攻容易” 。 “不仅仅是指进攻者在前进时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如陡峭的山谷、高山峻岭、两岸泥泞的河流、成片的灌木林,等等),而且是指那些能使我们隐蔽的配合军队行动的地形”。因此,“在力量弱小”时就不得不采用防御的作战方式,“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的目的是,就应该立即放弃它……所以一防御开始而已进攻结束,是战争的自然进程。”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有两种含义:其一,九地之下,言极其深密地隐藏自己的力量。九天之上,言极其高明地发挥自己的威力。如梅尧臣注:“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测。”其二,九地,言善于利用各种地形以为坚固防守;九天,言善于利用天时天候主动地选择进攻时间。如曹注:“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变者,动于九天之上。” 翻译:善于防守的人,深深隐蔽自己兵力于各种地形之下,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高度发挥自己力量,动作于各种天候之中,使敌人无从防备。这样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完全消灭敌人的胜利。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 见:预见。 过:超过。 翻译:对于战争胜利的预见不超过一般人,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激战取得胜利,普天下都说好,也算不得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比举得起秋毫算不上力大,看得见日月算不上眼明,听得见雷霆算不上耳聪。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忒:差错。 这里孙子提出达到“善之善”的两个策略, 一个是“胜于易胜”,一个是“胜已败者”。 翻译:古来所谓善于指挥作战的人,都是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打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Unit1全单元课件_How_can_we_become_good_learners.ppt
- 2014.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张寿伟).ppt
- 2014_2015学年度高二英语同步课堂 人教版必修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配套课件].ppt
- 2014_ITandCoding_第1章.ppt
- 2014Unit2 课件_B_部分.ppt
- 2014SS韦德之道产品推广规划-定版.pptx
- 2014_九年级Unit_11_sad_movies_make_me_cry..ppt
- 2014unit1全单元.ppt
- 2014—2015学年人教 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doc
- 2014Unit2_Section_A_3a-3c修改课件.ppt
- 2014.4三班期中家长会课件.ppt
- 2014《名师伴你行》系列高考英语(人教)一轮复习配套基础回归专题复习学案++选修八全册(140张ppt).ppt
- 2014《政治生活》 1.3.ppt
- 2014《成才之路》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3-2_进位制.ppt
- 2014《政治生活》7.3.ppt
- 2014【广东中考高效作文训练】第三部分技法指导:第三单元开头、结尾(43页).ppt
- 2014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doc
- 2014【广东中考高效作文训练】第一部分中考作文考纲要求及评分标准(93页).ppt
- 2014七年级数学下册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4一轮复习指导:第5章 第3讲 机械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