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侗民歌起源初探及杂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侗民歌起源初探及杂感 刘开辉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中,因为是没有本民族文字供记载的少数民族,不但民族文史及民间文化的记载都因此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且更因无侗族文字的统一记载,而使得南北部侗族方言区语音差别更大。现就据方言区的不同而以南、北部侗族相称谓;简称“南侗”和“北侗”。但不论是南侗和北侗的民间人们,都是酷爱唱歌的。特别是遇上民间礼俗席上或男女青年间谈情说爱时,人们常都以歌代言。由于侗族人都是特爱唱歌的,而且又是唱的很有特色。所以近年来南侗民歌被国家发现后,特给于特别重视和推荐,因而曾唱响欧、美洲等国际午台,并被誉为“天籁之音”。北侗的民间侗歌也独具特色,因而近年来被列为省级保护代表作。就北侗的锦屏县平秋镇,因对侗歌的酷爱和唱出特色,于二00七年5月荣获省文化厅授于“侗歌艺术之乡”的美称。(详见全省艺术之乡命名的有关文件)后来还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青睐, 特对平秋地区的男女玩山情歌和“情伴”贺婚、嫁歌的实况采编后向全国广播。(详见:魅力黔东南. 侗族篇.资料. )所以对整个侗族来说,都共享有“侗乡歌海” 的美誉!但情伴贺婚、嫁歌这一礼俗,却是北侗特有的。(详见本集:北侗情伴贺婚、嫁歌的起源、鼎盛、及消亡之我见:暨歌) 如果要问民间侗歌起源于何时?民间爱好者们对它又如何记载而使之世代流传等等?这是无法说清楚的;但如能有民族迁徙史料可查的话,她的起源应在古北侗人迁入安居乐业之后的较长时间段才能形成,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处于沅水中、上游一带(今清水江下游为沅水,中上游一带,即今清水江,中上游一带的清水江两岸,即今天柱、锦屏地区,往上还含剑河地带。)的侗族先民,就开始受到先进的楚文化影响。秦、汉之际,中央封建王朝己开始在这一地区设立郡县。唐、宋时期,更有许多汉人到侗族北部方言区来做官或讲学;曾到锦屏隆里来就任龙标尉的王昌龄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至今隆里古城内,龙标书院遗迹尚存。从那时起,就开始有“洞蛮长揖乞新诗”的传说。 由于汉文化的传入,使处于“洞林深处” 的侗族人远祖们开阔了眼界。更由于侗、汉文化的交流,也必然会影响当地侗族民歌的创作。一般来说,侗族民歌的产生,与这种文化交流的促进是有一定关系的。广大侗乡各种各样大量民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能说明与这种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虽然民歌的形成和发展年代不能那么准确,但她的起源年代应在“洞蛮长揖乞新诗”的期间萌芽的,因为诗、词、歌、赋等文体,几乎都是形影不离的。而且侗歌及侗语白话的体裁与古七言诗及词、赋等文体极其相似;例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睛”等古诗及《阿房宫赋》等古骈文的结构体裁,竟能使北侗民歌及白话等的对偶句体裁,与古骈文的对偶句结构却如此相似,不禁使我思来想去,最后我认为这应是远祖们”洞蛮长揖乞新诗”的成果,否则,怎能如此相似.(详见:本集中玩山侗歌及白话侗、汉语对译部份。)所以我说:侗歌的起源应从“洞蛮长揖乞新诗”的年代算起。 但“洞蛮长揖乞新诗”的年代,又以何处为起点呢,我认为可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算起;因唐时状元___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约698__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人称王江宁、王龙标,其诗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曾授汜水尉,再迁江宁承,于公元742年因写作《梨花赋》,遭人中伤,被朝廷谪贬至唐时设龙标尉,隶属辰州,时称为龙标的隆里所,今贵州锦屏县隆里为龙标尉。唐时的伟大诗人李白,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为标题,写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此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遥寄王昌龄。 王昌龄自到贬谪地隆里任龙标尉后,以关心当地群众生活为己任。政通人和,百业振兴,安排随来的文人们与当地文人置办学馆,传播文化知识,不仅当地文化知识日益提高,且使处于四近“洞林深处”今侗族人的远祖们开阔了眼界,也前来学馆加入求学的行列,而且是“学而不厌”的求学态度; 从“洞峦长揖乞新诗”传说的字里行间,便不难得知古代远祖们的求学精神;同时传道、授业、解惑者们也是“诲人不倦”的;否则, “龙标书院”的遗迹也不会流传至今;何况还留有状元桥、状元祠、状元亭、状元墓等等至今仍为人民景仰的古迹! 至此我不禁感慨万千:想到我们华夏文明古国,想到人们笔下常写的“炎黄子孙”一词,近年来始有学者提出:炎黄子孙中还应包含蚩尤的子孙在内;在远古的部落中,蚩尤部落也是一个大部落,多年与黄帝争夺疆土,蚩尤常乘大雾进攻,黄帝发明指南针辨别方向后,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蚩尤终战败,余部逃往祖国南方深山密林中生活,后代子孙们栖息之地的广大区域,竟被视为“峦荒,”当地的居民也被称为“化外顽民、南蛮。”直到汉代诸葛亮率部南征时,经七擒七纵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