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模拟试卷1 10.02.06.docVIP

2010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模拟试卷1 10.02.06.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模拟试卷1 10.02.06.doc

2010届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模拟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第Ⅰ卷 必考部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学科网 1.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其中细胞2在骨髓中发育 B.④过程高尔基体活动较旺盛 C.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D.细胞4和细胞5具再次识别伤风杆菌外毒素的作用 2.下列有关水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洋葱根尖,是为了维持细胞活性 C.将洋葱鳞片叶浸润在水中,就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D.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清水可以溶解色素 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变化量 (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4.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5、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F1 (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l:11)”属于推理内容 B.“测交试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 个存在、受精卵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HSO3水溶液呈酸性,是因为HSO3发生了水解 NH3比PH3稳定,是因为P的非金属性比N强 乙烯能使溴水退色,是因为乙烯还原了溴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在碱性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但加入稀硫酸调至酸性后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K+、Na+、SO32-、S2- B.Na+、K+、Ba2+、NO3- C.Fe2+、K+、I-、NO3- D.HCO3-、Br-、Na+、Cl-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在H=13的NaOH溶液中,OH-的数目为0.1NA 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 1mol乙酸和1mol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NA个乙酸乙酯分子 14g乙烯C2H4)和C3H6)的混合物,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A 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发的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烷烃气体为燃料,每填充一次燃料,大约可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输出50W的电力。这种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烷烃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该固体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假设该烷烃使用的是甲烷,下列对该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H4+4O2--8e-=CO2+2H2O C电路中每流过1mol电子,约有5.6L甲烷被完全氧化 D通甲烷的电极为电池正极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 ①溶液的pH减小, ②溶液的pH不变 B.温度下降10℃,①、②、③、④四种溶液的pH均不变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H+)>c(OH-) 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12,也可用KC1O3、KMnO4、K2Cr2O7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12。若制取等量的C12,电子转移数最少是 A.KC1O3和浓盐酸反应 B.MnO2和浓盐酸反应 C.KMnO4和浓盐酸反应 D.K2Cr2O7和浓盐酸反应 12.2007年10月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尐丶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