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年轻时最不应该炫耀的四件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轻时最不应该炫耀的四件事 2016-09-10 悠闲而安逸的生活,对于年轻人而言,意味着一个巨大而舒适的泥潭。当悠闲成为生活本身,那么任何形式的悠闲都将变的毫无疑义。远离那些终日无所事事的悠闲一族,他们只会用连自己都已经快无法忍受的无聊去麻痹你,你应该去结识那些比你更忙碌的人。 生活,对于年轻人而言,意味着一个巨大而舒适的泥潭。 如果你久居其中,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深陷泥潭已经无法自拔,眼睁睁看着脚步滑向中年发福的肚腩,满心惶恐却早已丧失了奔跑的能力。 于是,只能泡在泥潭里,一副仁波切的闲淡目光,对疾驰而过的脚步说一声:“年轻人啊,你慢一点奔跑,等一等你的灵魂吧!” 总之,潦倒非常却摆出一副活明白了的样子,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网络上的一个段子: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一、 在祖国广袤而空虚的土地上浪荡了整整两个月时间,我的朋友阿哲,一枚标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终于决定结束这段把身体掏空的旅行了。 两个月前,这枚“富富富”以罹患绝症的表情,和公司申请辞职。 老板立感断臂之痛,极力挽留,加薪、减负、谈情,霸道总裁把能用的招数都试了一遍,终于把我的朋友挽留下来。 但考虑到这家伙一副马上就要猝死在工位上的状态,老板说:“给你几个月时间,好好调整一下自己吧,你什么时候归队我不管,但一定要归队。” 他供职于一家业内顶级的咨询公司,主攻一级市场做投资,是一枚标准的有钱没闲的“闪闪发光冒傻气的精英”。 赚来的大把钞票,最大的用处也就是凌晨两点关上电脑开车跑到簋街上孤独地吃一份小龙虾。 很早前在望京买了套房,但一年之中,他睡在自己房子里的时间加起来也到不了一个月,忙的连猫都不敢养。 更多的时候,即使在北京,他也选择睡在君悦,因为可以多睡一会,醒来之后,5分钟就可以走到自己位于东方广场的办公室。 他无暇感受各家商务舱和白金五星级有何优劣之处,因为他这两个地方,除了睡觉就是在做报表,关掉电脑前的固定动作,永远都是再核对一下Schedule,然后痛苦而疲惫地睡去。 下飞机或者打开电脑,微信和Outlook会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那是数不清的项目群组和永无止境的Meeting邀请的声音。 如果每一个会议他都要参加的话,那么大概需要7*72小时的工作时间。所以他必须花费至少一个小时的宝贵时间,用冰冷而礼貌的用词,推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工作和冗余会议。 但依然有太多临时而重要的会议他需要参加,所以,下飞机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收到秘书已经订好的当晚飞往另一个城市的机票。 投资市场上风云变幻,他必须保持365天24小时随时随地待命状态。 开不完的会,参加不完的路演,见不完的人,谈不完的项目,最忙的时候,下了飞机连回家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在办公室和BOSS报告一下项目进度,又马不停蹄的赶下一趟航班,对他而言已经是工作的一项基本素质。 “的确,没有谁地球都一样转,但关键是我不上,我们的很多项目真的就玩不转了!”他曾经这样和我抱怨。 钱似乎早就赚够了,但身在其位,世事推着你不得不选择那样忙成狗的状态。 他在群里说:“我先消失两个月,估计这两个月中国的资本市场会非常沉寂吧!” 朋友们诧异于他能真正选择脱身。 这家伙借了一辆车,竟然真的开始了从人民广场一路开到西藏樟木镇的自驾游。 然后,他两个月的心路历程大概如下: 第一周,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烦躁的不适感,会习惯性地在手机上查看Mail,会习惯性地点开那些出发前屏蔽的微信群,将项目信息一条条看完; 第二周开始真正沉浸在旅游这件事本身,拿起相机的频次开始超过拿起手机; 从第三周开始,走走停停,把这一辈子的寺庙都逛完了,很多夜晚就与和尚们一起住在寺庙里,感觉生活就应该是这种缓慢的样子; 但奇妙的是,在第二个月的最后两周,我的旅行更多地呈现出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我开始对“悠闲”这件事儿产生一种恍惚感。 一个声音反复出现:余生若就如此闲适,并不美好。 我开始怀念工作以及忙碌带给我的成就感,休息本身所能带给我的愉悦感越来越浅薄了。 “我知道,我必须回去干点正事儿了。”他以这样的方式,宣告自己回归工作。 二、 一个对立的镜面是,谁身边也不乏另一种朋友。 他们多半苟且于某个不知名的小城镇,多半有一个稳定、轻松而收入微薄的工作,他们身上多半有一种和年轻不相仿的颓废气息。 他们很年轻,然而二十来岁却活的像个临退休的老干部,他们甚至不到三十岁就徜徉过退休后的生活图景了。 他们安于并享受现状,不仅享受,而且四处炫耀自己的“悠闲”生活。 坦白讲,我每一次回老家,都能听到几句“悠闲生活论”。 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竟然是互相炫耀各自工作和生活的悠闲:我们单位很闲,管理也很松,每天没什么事儿,根本不用加班,上班也多半是呆着…… 他们热衷于转发“起底某某某的隐秘背景,一看吓一跳”这类爆料知名人士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