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韩国祠地宫.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仪民间系列故事由汪国甫(82岁),任锡长(74岁),任锡贵(68岁)三位老人口述,郑绍兴搜集整理呈送。 神奇的韩国寺地宫 韩国寺是一座庙,位于正安县凤仪镇石梁河上游右侧岸边,离桥大约一里路,此寺在“文革”时“破四旧”被毁。相传,韩国寺底下有座神奇地宫,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据今约240年,凤仪镇汪家田村有一汪姓中年男子(时约40余岁)正午,天气炎热,他来到韩国寺河边游泳,碧波荡漾,河风徐徐,汪姓男子心情舒畅,他爬上河岸,站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猛地一个猛子,汪姓男子插入韩国寺地宫,地宫里天空湛蓝,绿树葱茏,百花盛开,有一头巨大的犀牛在河边行走,犀牛身体庞大,神情怡然,时而用伸出舌舔汪姓男子的手,露出友好神态,汪姓男子又惊又喜,恍如隔世,因找不到路径返回,他只好与犀牛为伴,犀牛饿了吃河边的泥土,汪姓男子也只好以泥为食。不知不觉,过了半年,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汪姓男子正因冷冻发愁,不知什么时候飞来一只打鱼雀,打鱼雀围绕在他身边,不停的呼叫,好象在与汪姓男子对话,汪姓男子心想,它是不是来带我回家的?于是他跟着打鱼雀行走,打鱼雀飞跃在前,汪姓男子紧跟在后,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回到韩国寺岸边,令人费解的是刚才在地宫里还是大白天,怎么到岸边反而变成了黑夜? 长时间的离家让汪姓的男子思家之情越浓,他顾不得其它任何变化,急急摸索回到家里,因是半夜,门紧闭着,汪姓男子大声呼唤妻子,妻子被唤醒后吓得全身发抖,直打啰嗦,连声说;“鬼来了,鬼来了…….”面对如此场景,汪姓男子不知所措。原来,自汪姓男子下水后,家里四处寻找不见其踪迹,有人说看见他在韩国寺洗澡,家里召集人在河里打捞了三天三夜一无所获,都认为他被淹死了,尸体被冲走了,不知去向。于是请道士做了五天五夜道场,还用他身前的衣服裹了一个假木头人,装入棺材下葬,家人早已认为他死了。汪姓男子听完妻子的讲述,他反复申明自已误撞入韩国寺地宫,与犀牛为伴,以泥为食,幸得打鱼雀带路生还,他将手伸入窗户,妻子紧捏辨认为了好一阵,直到认为他是活人后才放他进屋。 后来,汪姓男子活到七十多岁后死去,但他误闯入韩国寺地宫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 龙 起 身 石梁河于正安县城东,距县城约3公里,石梁河桥大约有130多年的历史了,古老沧桑的大桥周边有一个古怪离奇的传说,至今盛谈不衰。 据传,石梁河岸边有一条大蟒蛇,日久修炼成“精”,变成一条蛟龙,能呼风唤雨让河水暴涨,此龙性情顽劣,作恶多端,为乡里一害。一日,劣龙准备沿河而下,游走它方,为了不让人看出其原形,劣龙使出手段,原本清澈的河水刹那间恶浪滚滚,浑浊不堪,河水暴涨,眼看离桥面仅有一个晒筐(直径约2米长的圆形竹筐)的距离,蛟龙借着汹涌的水势朝石梁河游走,离桥约百米,蛟龙顿觉寒光闪闪,一道白光从桥下向它逼来,让它的身体立感不适…….原来,鲁班修建石梁河桥时,为防止妖怪从桥下经过,在桥下悬“斩妖剑”一把,任何妖怪从桥下经过,可取其性命。蛟龙对此又惊又怒。为了过桥,它只好游回上游,聚集精气,再次做法,让河水更加汹涌,一柱香工夫,河水涨上河面,蛟龙遂从桥上跨过。因过桥耗费了蛟龙的心血,为示愤怒,过桥后蛟龙尾巴一摔,将桥上石栏打断。 后来,河水退尽,沿河群众为过桥安全,组织民工将石栏修合,不过,原本是一块整石的石栏却留下了断迹。岁月沧桑,物换星移,龙起身的故事只成为沿河群众饭后茶余的谈资,但那柄“斩妖剑”和石栏杆仍然 停留在石梁河桥身,似乎见证那段古怪离奇的历史。 正安求雨趣事 正安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但因雨量分配不均,正安遭受干旱的频率较高,十年之中一般有三至四年干旱。解放前,正安有玩水龙求雨的趣事,二十多人举着一条长龙,由道士在安场龙凤洞设坛做道场三天,水龙在龙洞请水,然后回到县城,家家户户准备几桶水,水龙过街,群众用水瓢向水龙猛泼,烈日下顿时水珠四溅,水气升腾,玩龙人赤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兴高采烈的享受人工沐浴,场面热闹有趣。据说求雨很灵验,一般三天内都会普降甘霖,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这其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趣事,现编辑如下,供社会各界赏析。 古之正安谓为珍州,有一年,郎姓州官由遵义府到珍州府任职效命,轿子行至途中,与另一官员相遇。于是相互问好,互道平安,另一官员道:请问钦官任职何方?郎州官答:座镇珍州。郎州官也问:足下何往?对曰:座镇龙凤洞。郎州官钦命珍州,适逢大旱,烈日如火,田土干裂,人民生活饮水困难,郎州官心烦意乱,食不甘味,忽一日得梦;求雨须到龙凤洞。原来,郎州官所遇乃龙王下凡,专为珍州雨水而来。龙王弈驾至龙凤洞,摇身化着一“净瓶”其大如墨水瓶,状如琉璃玻璃瓶,玩水求雨须设坛做道场三天,用丈余竹竿将“净瓶”置如岩洞盛水,盛水量要看天时来定,多了会成水灾,少了则不能润地,求雨时只需用羽毛沾少许雨滴,求雨时洒下向龙身,三天内必有露降临,百试百验,是故正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