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 通州一模试卷及答案.docx
通州区2017年初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7年4月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廊中,诗人灿若星河,诗词浩如烟海。为了传承经典,某学校组织了古诗词文化周活动。请你依据要求,完成1—5题。(共17分)
1.学校手工社团设计了以《观沧海》为题材的创意书法书签。作为社团中的一员,请你仿照例句格式,从二、三、四张书签中任选一张,向同学们进行介绍。(3分)
【例句】第一张书签,选用平正齐整的楷书,书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答:____________
2.在准备活动素材时,同学们找到下面的文字。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甲】的农业时代为诗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幅世外桃源的祥和景象;纵然是【乙】的原始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头顶着的是炎炎烈日,脚踩着的是滚烫的土地,挥洒的汗水中仍浸润着浓浓诗情。
(1)对文段中加点字读音与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仍的读音是(rén) 仍的最后一笔是
B.仍的读音是(rēn) 仍的最后一笔是
C.仍的读音是(rén) 仍的最后一笔是
D.仍的读音是(rēn) 仍的最后一笔是
(2)对填入【甲】【乙】两处成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只填序号)(2分)
①【甲】男耕女织 【乙】刀耕火种
②【甲】刀耕火种 【乙】男耕女织
3.活动宣传小组在设计宣传栏时,抄写了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现代诗选段。请判断此选段描述的是哪位古代诗人。(2分)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①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杜二]杜甫
A.王维 B.李白 C.陆游 D.范仲淹
4.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探寻李清照故居的记录片。请你完成下面任务。(共4分)
(1)某同学写下了观看后的感受。语段中三个划线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任选两处并依据错误类型将对应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秀美的柳絮泉边,我仿佛看见一代才女在这里对泉梳妆,净亮的泉水到映出她飘逸潇洒的风姿。她早期的一些词作体现出清新自然、委婉细腻的风格,读来如畅饮泉水般痛快,足以解心灵之渴。②后期丈夫的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转向凄婉哀痛、忧愤深沉的词风。她的词作不仅有愁情,更有豪气。③尤其是她晚年的一些诗作,在感叹国破家亡悲凉处境的同时;更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行径,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字:_________ 标点: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
(2)据记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副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将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2分)
A.漱玉词中开一枝女儿花 B.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C.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 D.漱玉词集春来海棠溶情
5.为了配合这次活动,本期校刊中的连环画选著名的推敲故事。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1)请结合连环画内容,为第5幅连环画补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字)(2分)
答:__________
(2)工匠精神自古有之,请你依据连环画故事,谈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
6诗文默写与运用。(共5分)
(1)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3)班级组织春游活动,班长写了一段导游词。你觉得其中哪句诗用得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3分)
同学们,在我们不远处有两条山路。一条是小路,崎岖不平,极其难走,但五分钟后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到达一片花草繁茂的开阔地带。这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