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审问》,社会批评意识的经典.docVIP

肖临骏:《审问》,社会批评意识的经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临骏:《审问》,社会批评意识的经典 波兰电影《审问》,其实是一部老电影,1982年拍摄完成。1990年苏联解体之后,中国的观众才得以看到。而这已经距离影片故事发生的年代—1951年长达近四十年之久了。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时代的隐喻。   1951年的波兰,距离十月革命胜利已经34年之久,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但另一方面,铁幕演说之后,冷战氛围和对立情绪却在暗地里酝酿。故事就发生这个时代。   影片一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柔和与明亮,欢声笑语,歌舞升平。歌舞剧团小有名气的演员托尼娅衣着光鲜,由于和丈夫赌气,颇有买醉不归、放浪无拘的意味。如在今天,也许并不奇怪,摩登的都市青年夜生活。   托妮娅迷迷糊糊中被人带走。当她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身陷囹圄。阴森恐怖的环境,让人不禁想起革命影片中的渣滓洞。走影至此,观众大多揪心疑惑:怎么回事?她犯了什么罪?什么人把她抓了起来?   原来,和她曾经有过暧昧关系的高级军官被怀疑私通外国,她因此受到怀疑。秘密警察要求托尼娅认罪,并指控高级军官的罪行。托尼娅,当然不明就里,坚称什么都不知道。审问,就此展开。不让她睡觉,脱光衣服羞辱她,将她关进水牢,甚至是以死相逼—最可怕的以死相逼,是枪指着你,“砰”得响了,你仍然活着,倒下的是另外一个人。这个镜头在很多电影中也有。例如“辛德勒的名单”里,德国军官要杀犹太牧师,枪指着牧师的头,开了无数次都失败了,因为枪有问题。看起来荒诞,却可想象当事者头顶枪口的恐惧。   纯粹把严刑逼供的过程作为题材,拍成电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电影“风声”也是依靠层层递进的悬疑发展和革命同志的情感互动方能取胜。酷刑,只是制造紧张气氛的工具,只是故事展开的一部分。所以,电影“审问”注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冒险。   托尼娅最初天真地以为弄清楚就可以走,后来发现远没有这么简单。“不存在对错,只存在是否”的粗暴专政权力的武断之下,想要轻松出去根本是无望的。托尼娅绝望、反抗绝望,既不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也不知道该如何圆滑应对、自全于外。   这不是传统的革命主义题材,并非努力想要塑造一个为理想信念、无畏无惧,而最终献身的光辉形象。导演应该一开始就拒绝这种做法,所以小心翼翼地处理人物的微妙心理变化。即使残酷,这里也不希望有任何的粗浅的道德构建或批判,它试图展示一种理性反思,一种将道德焦虑融合在历史批判与制度批判之中的理性反思。   审问的过程中,其实呈现出了两类形象:一个是具体的个人,一个是抽象的“人民”。当然,这并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他(她)们之间有矛盾,更有交叠。这是真实的人性,没有绝对的善恶、对错。   具体的个人,首先当然是女主角托尼娅。她酒吧买醉,长袖善舞地周旋在男人的围猎场。这是多么普通的妩媚、肤浅、风流、天真的少女,她似乎从不问政治,从不反抗体制,她只关注瞬间释放的物质享受,也当然不曾敢想有朝一日深陷国家机器的漩涡。有人说,真正的悲剧是一个极平凡的人,没有特别做好事,也没有故事做坏事,但却因为命运的摆布,陷入一种极惨的境况。电影抛出了它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少女,怎样通过炼狱般的审问。   即使身处绝境,托尼娅似乎仍然搞不清楚状况,她坚持没有发生的事实不能捏造的朴素信念。就像她所说的,“我没有做过的事为什么要我承认?对于别人我所不知道的事,我不能做伪证。大家在一起只是因为是朋友,没有你们所说的那么多目的。”   在她看来,这并非高尚,而是一种体面—为了强加莫须有的政治罪名而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矫情和做作。这种论调,其实熟悉米兰昆德拉的人们并不陌生,萨宾娜的经典论断,就是拒绝一切媚俗。只是在这里,问题要残酷多了。同样的时代背景里,同样的秘密警察的辉煌口号:“我们的制度才刚刚建成,我们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敌人从事各种活动妄图颠覆我们。这个时候必须要把个人利益、个人情感抛开,是会有个人的牺牲。”托尼娅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和盖世太保没什么两样!”   但是,这种朴素的信念能使她在酷刑和无助中坚定不屈吗?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柔弱的个体,在强大的绝境中作出妥协是符合人性的一般预期的。托妮娅,也是一个普通的个体,一个柔弱的女子。但是当她面临无理和荒谬的专政压迫时,她似乎内生出了一种精神的偏执,她试图去说服自己在挣扎中寻求一线微弱的希望之光。监狱主管少校和那后来发生态度转变的少尉,前者的愚昧、顽固、没有底气的虚张声势和后者偶然流露出的人性之光,也许都是促使托妮娅坚持己见的力量源泉。   而狱中同室的千姿百态,也促使托妮娅的某种力量的形成。那个反对土地国有被抓的农妇,在窗边种下麦子,麦子竟然长成小苗,让托妮娅不禁联想到希望和新生,但是农妇的突然消失却又让她陷入深深的恐惧,之前的乐观顿时成了对自己的讽刺。哪里有什么希望?人的生命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