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日益脆弱,土地贫瘠,石漠化现象严重,森林大面积消失,灾害愈益频繁。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着西南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西南地区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 引言 本文所指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渝四个省、市,其面积约占全国的11.7%,人口占全国的16%,可谓地广人稀、幅员辽阔。该地区也处于我国长江的上游,是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地,是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同时西南地区又是我国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曾经历了原始渔猎、刀耕火种农业、封建经济、现代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人类对于这一地区的开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然而由于人为破坏植被,不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该地区土地贫瘠,石漠化现象严重,森林大面积消失,洪涝、干旱、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恶劣的环境条件严重影响着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现状,对于经济潜力的发掘,社会生活的和谐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以来,人们环境意识淡薄,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自律。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超载放牧以及历代战乱破坏等诸多人为因素,导致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农田荒芜,草场退化,植被锐减,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整个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实际上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超过了生态安全的警戒线。西南四省市都是多山省份,山地面积达96×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85.4%,山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它的人口承载力低,据估计,山地的承载力只及平原地区的1%-10%。这一点过去常被人们忽视,随着人口的增加,目前西南地区的环境退化十分突出,今后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环境问题更加严重。以西南地区的土地退化为例,西南四省市共有退化土地229 822.73km2,其中轻度退化土地178 883.51km2,占退化土地总面积1125 225.63km2的15.90%;中度退化土地44 332.4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94%;强度退化土地6 606.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59%,主要表现为土壤退化、土地石化和土地沙化及耕地污染,其中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区,由于过渡放牧,地表植被破坏,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西南四省市广泛分布着喀斯特地貌,当地环境退化主要是土地的石化。近年土地石化面积不断加大,贵州石山面积1.24×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蜀渝两地土地石化面积3.56×104 km2,占两省市土地面积的6.3%。由此可见西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是相当的脆弱,改变日益的现状已是十分必要。 三、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分析 1、地貌不稳定性与地表脆弱性 在地质上,由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第四纪冰川作用以及其它外营力的影响,致使西南地区地表破碎。在河流两侧谷坡陡峭,平均坡度在30°-35°之间。岩层破碎,地表风化强,现代地貌过程十分活跃。另外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区,岩石在雨水的冲击下,极易破坏。同时由于地表岩石、土壤松散,快速的地表径流冲刷地表,带走大量土壤和泥沙,极易引起大规模的泥石流。在地貌不稳定性与地表脆弱性和各种恶劣灾害的相互影响下西南生态环境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2、人口过度增长,人类活动干扰加强 人为干扰已被认为是驱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动力,而人类活动正是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恶化的根本驱动力。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环境压力加大,该区有限的耕地难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毁林开荒,陡坡种植的现象普遍,耕地不断向山丘坡地上扩展。除毁林开荒外,严重的干扰类型还有秋冬季的积肥(刮取林地枯落叶、腐殖质土),秋季的取暧砍伐,烧木炭,冬春秋的挖野菜,砍竹,全年的牛羊放牧等。这些破坏性生产方式致使环境退化,泥石流、滑坡、洪灾等自然灾害加重,进一步扩大,阻碍了经济发展。 3、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西南地区土地类型多样,但是盲目利用和开发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单一的粮食生产和粗放的种植模式,广种薄收思想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但没有解决当地群众贫困问题,更加剧了生态破坏,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土壤退化。 四、对策及建议 1、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消除贫困。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认为“贫困是生态及其它灾难的根源”。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我们为当地民众的乱砍滥伐,随意过度放牧以及为获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各种肆意破坏感到无比痛心的时候,却忽略了导致上述一系列不理智行为的原因———贫困。而贫困才是导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