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公共选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公共选择

回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问题:现实世界中,政府是通过什么机制进行公共决策? 公共决策是一个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治过程的经济学分析 本章关键词 公共选择 投票规则 林达尔均衡 投票悖论 单(多)峰偏好 中间投票人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 政府失灵 什么是公共选择? 我们可以把公共选择定义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是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就研究对象而言,公共选择无异于政治科学:国家理论,投票规则,选民行为,党派,官僚体制等等。然而,公共选择的方法论却是经济学的。与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自利的、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缪勒,1989) 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从个人偏好得出一个集体的偏好。 公共选择的基本特征是:将政治过程看作是某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在这个经济活动中,政府是“生产者”,选民是“消费者”,选票是“货币”,而选举制度等同于“市场制度”。 简言之,公共选择就是用经济学来研究政治,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也将其称作新政治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恩凯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与国家干预的扩大。 缺乏对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府经济理论分析。 公益人假设 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截然分开 新福利经济学的影响 社会福利函数所探讨的将个人偏好次序加总并实现福利最大化的问题,自然刺激了人们对在不同的投票规则条件下集体选择的兴趣 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过多干预的失败,使福利经济学开始考虑政府决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公共选择学派对非市场决策的研究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过程 发源阶段。公共选择学派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于1958年发表的《委员会与选举理论》,开创了公共选择研究的先河。 逐渐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形成的时期。?1962年布坎南和塔洛克合作发表了《一致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一书,为现代公共选择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影响日益扩大的阶段。7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不断扩大,并传播到欧洲和日本。 迅猛发展的阶段。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 1986年,布坎南也因为对公共选择理论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过程 学术大本营: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的“公共选择研究中心” 学术阵地:1966年由塔洛克创办的《公共选择》杂志。 小资料:布坎南 布坎南(James Buchanan,1919年 -)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他因发展了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而闻名于世。其研究工作开启了考察政治家的自利和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非经济力量之窗。布坎南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多是在研究财政问题时作出的。布坎南现为乔治·梅森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1962)、《成本与选择》(1969)、《自由的限度》(1975)、《自由、市场与国家》(1985)等。 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经济人假设 选民 代表 政治家 官僚 政治作为交换 “市场与政治的实质性差别在于他们在追求不同利益时所处的条件,而不在于个人追求的价值或利益的种类……在市场上,个人可用苹果换橙子;而在政治上,个人则交换他们所同意的公共需要的成本份额”。(布坎南) 公共偏好显示与公共决策的机制 直接投票决策机制 一致同意规则与林达尔均衡 多数同意规则 简单多数投票决定规则与投票悖论 中间投票人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与直接投票规则的困境 集中决策机制 间接投票决策机制 选民行为 管理者行为 政治家行为 一致同意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unanimity rule),是指一项公共决策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被通过的投票规则。此时每一个参与者都对将要达成的公共选择结果享有否决权。 原则上,如果用投票来决定是否提供有效数量的公共产品,那么只要有一个适当的税制为其筹资,全体投票者就会达成一致意见。 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 1、这种方案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即该方案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损害到至少某一个其他参与者的利益。 帕累托标准对改革施加了很强的约束。 2、所有参与者的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保障。但要求每个人忠实地揭示其公共品偏好。 3、有效避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4、交易成本高。交易成本包括:选举(投票)制度的行政管理成本、决策过程的参与成本(谈判成本等) 简单多数投票决定规则与投票悖论 在现实生活中,一致同意难以实现。人们通常退让一步,寻求一种根据多数人意愿来进行公共选择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