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督抚与清末预备立宪
地方督抚与清末预备立宪
2010年10月08日 22:46 河北学刊 【大 中 小】?【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河北学刊 封面
本文摘自《河北学刊》1996年第5期 作者:刘硕
一
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统治的应变之举,这一决策的形成,固然与来自外部的巨大政治压力有关,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各级官员纷纷奏请立宪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正如当时人所指出的,中国立宪的发生,除了日俄战争与革命运动兴起这两个主因外,“则疆吏之陈请,人民之请愿,皆立宪发动之动因”[①]。地方督抚正是官员陈请立宪的主角。
地方督抚奏请立宪,肇端于1904年日俄战争的爆发。1904年3月,日俄刚刚开战不久,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魏光焘,湖广总督端方就与当时任办理商约大臣的吕海寰和盛宣怀联衔上奏,指出东北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应以利益均沾为宗旨邀请西方国家从中调停,另一方面则应“择最大新政切实举行数事,痛除旧习,以动天下视听”[②]。他们虽未明言立宪,但却看到了改革内政的紧迫性。8月,面对日益严重的东北局势,云南巡抚林绍年明确指出,“中国必变法始足以自立,今欲收回东三省,尤必先定变法之计,方足以对日而拒俄”,至于变法之最要者,“则无如改专制为立宪法”[③],由此揭开了督抚奏请立宪的序幕。1905年6月,日俄停战议和,清政府电谕各省督抚,筹划东三省善后事宜。日俄战争创深痛巨,使更多的督抚认识到自强之路唯有立宪。岑春煊在出使美国大臣梁诚的影响下,毅然电奏请求立宪。同时,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奏请“自今十二年以后实行立宪政体”[④]。7月,周馥又单衔奏请实行“立法、行法、执法”三权分立和地方自治的立宪政体[⑤]。几个地方权要同时奏请立宪,引起清政府的重视,而在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以后,立宪之声再起波澜,清廷以此事关系重大,再次致电各督抚征求意见,督抚们在回电中除少数以条件尚不具备为由加以反对外,袁世凯、周馥、岑春煊、赵尔巽等人都明确表示同意立宪,联系到当时朝野上下就应否立宪进行的激烈论争来看,地方督抚的支持无疑为主张立宪的一方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并且进而对清政府的政治决策施以影响,经过政务大臣会议反复讨论,清廷最终颁布上谕,将预备立宪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确定下来。
此后,地方督抚更积极推动预备立宪的进程。
清政府筹备立宪的步骤,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从改革官制入手。历时一年的中央与地方体制改革虽有新意,但步子并不大,究其原因,关键的一点是没有抓住立宪政治的实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议机构并制定宪法,组织受代议机构监督的责任内阁,这些是立宪政体的中心问题。清廷在中央体制改革中虽提出设立资政院,但迟迟不见行动。1907年6月,岑春煊上奏,建议在中央设立资政院以代上院,以都察院代下院,并在各省设立咨议局[⑥],明确提出了筹备中央与地方代议机构的问题。7月,袁世凯也奏请速设资政院以广采群言。应该指出,岑袁二人所倡设的资政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会,而是主张“该院只有建言之权,而无强政府施行之力”[⑦],但在宪政筹备仅一年的情况下,他们的建议易于为朝廷所采纳,而与此同时主张“资政院宜实有议院性质”的御史赵炳麟的奏折却因过于激进而被否决。9月,朝廷正式下诏宣布:“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尽管资政院可以被斥为“非驴非马之议会”,但它却标志着传统政治体制开始向近代转化,成为国会设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责任内阁是地方督抚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1910年,云贵总督李经羲、吉林巡抚陈昭常、山东巡抚袁树勋等皆上奏要求设立责任内阁。他们提出责任内阁有三点好处:一是可以确定施政方针,二是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有利于统一分配国家财政收入。这时督抚主张设立责任内阁,还只是从筹备立宪的具体工作角度考虑,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们开始考虑有关宪政前途的全局性问题,将责任内阁与国会的成立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宪政的筹备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9月,东三省总督锡良与湖广总督瑞瀓联衔上奏,主张举借外债修造铁路,以此为第一救亡之策,并且将此意通电各督抚征询意见。9月2日,李经羲通电支持锡良,随即话锋一转,指出此等大事非疆臣集议所能奏效,“必先政本更新,始有主持机关,财政整理始免债主干涉;朝野合谋监察,始能于借时免舆论反对,用时免当事虚靡”,而要实现这些,“非设内阁开国会不能办到”[⑧]。李经羲还阐述了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指出“二者如车轮两不可缺一”,若有内阁无国会,即便借债筑路,也将会导致外国趁机操纵我财政。李经羲的通电将救亡之策从借款修路引向内阁国会并举,在督抚当中很快产生共鸣。早在1907年,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就曾奏请“速将新内阁组织成立,并创立国会,以重监督政府之权,妙选英才,以尽从容论议之长”[⑨],但未引起朝廷重视,而督抚们对清廷以资政院代替国会之举已渐生不满,因此李经羲的通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人幼-儿童感觉统合评估表-星之舟特教中心.doc
-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案例.ppt
- 北京地铁电扶梯使用管理状况-中国电梯协会.ppt
- 北京市政府采购车辆定点购置综合-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doc
- 北京市桥架型和流动式起重机检验员培训考核大纲-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doc
- 北京师范大学北区道路改造工程热力管道及配件采购招标公告一、招标.doc
-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ppt
-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pp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梦幻剧院预订流程.doc
- 北区01-高雄高中.ppt-教育部大学校院协助高中优质精进计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