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9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ppt

第9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讲 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梦”历程的理解认识。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两人重视教育发展、以教育救国的共同主张;其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的时代意义;最后,根据时代背景分析其失败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时间“1949年3月”,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的时代内涵。 答案 (1)主张:教育救国。 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 (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精要点拨 近代中国主要的“救国”思潮 (1)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创立。其思想内容是“托古改制”。维新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主张在中国建立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民主与科学: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促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实业救国:以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抵抗外来侵略,成为爱国、救国、富国、强国的明智之举。其内涵在近代中国不同阶段不断丰富,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课标全国卷第41题热考题型系列之九——目录修改建议型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 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 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示例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1.(视角:史学素养——史料分类)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前者是记者的亲身见证,《晨报》叙述应准确 B.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的记述,更真实可信 C.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 D.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 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据材料信息“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等信息可知,时评存在夸张描述的可能,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故C项正确。 答案 C 2.(视角:主干知识——国民革命的功绩)“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 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解析 1924年到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B项。袁世凯早在1916年死去,故A项错误;日本局部侵华始于1931年9月18日,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是在1933年,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3.(视角:主流思潮——国共合作)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