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皮肤及其衍生物
四、皮肤及其衍生物在检疫中的地位 案例1:猪皮肤检验 主要是检验皮肤有无传染病引起的充血、出血、疹块及坏死等病变和皮肤的色泽、弹性等变化: 由传染病引起的皮肤出血点、斑,多深入到皮下甚至肌肉组织,以水洗、刀刮、挤压或煮沸均不能消失; 一般疾病皮肤上的红斑、点与传染病的出血斑、点有明显区别,如常见的各种湿疹性出血、皮肤炎等的出血斑、点,主要发生在皮肤的真皮层,用刀尖容易修掉。 猪丹毒 案例2 家禽的皮肤检疫 健康家禽的皮肤清洁、完整,富有弹性,皮肤略带红色,有光泽,皮下血管不显露; 病禽的皮肤呈紫红色、青紫色或铁青色,皮下血管显露,皮肤上有创伤、坏死、溃疡、化脓、结节、肿瘤以及寄生虫等 * (二)两栖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2.皮肤衍生物 粘液腺:皮肤保湿 毒腺:威慑(蟾蜍) 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 虹色细胞、 黄色素细胞 两栖类的皮肤结构 两栖类真皮衍生物——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 虹色细胞 黄色素细胞 (三)爬行类皮肤及衍生物 1.爬行类表皮: 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外层细胞逐渐角质化,在表皮最外层形成很厚的角质层 (角质蛋白极难溶解,因此表皮防水、干燥 、耐磨) 2.爬行类表皮衍生物: 蜥蜴的角质鳞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 龟的盾片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 趾端的爪由角质层演化而来; 某些蜥蜴的大腿的基部表皮衍生为股腺 表皮特点:表皮角质化程度深,外被角质鳞,皮肤干燥,缺少腺体,有利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图 爬行类的皮肤切面 鳄 鱼 表 皮 (三)爬行类皮肤及衍生物 3.爬行类真皮 爬行类真皮薄,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分两层: (1)在真皮的上层,有发达的色素细胞,形成鲜艳的体色,具保护和警戒作用 (2)真皮的下层,由成束的结缔组织构成 4.爬行类的真皮衍生物:龟鳖类和鳄类有真皮衍生物——真皮骨板 爬行类皮肤衍生物种类 1、表皮衍生物 角质鳞片(horny scale) 角质盾片(horny epidermal shield) 爪 股腺(femoral gland)和臭腺(scent gland) 2.真皮衍生物 真皮骨板(bony plate) *爬行类皮肤衍生物特点 角质鳞由表皮角质化形成,与鱼类骨质鳞的真皮起源不同。 角质层一旦被损,可由生发层补充。角质层是无生命的死细胞,随动物的生长必须定期更换,称为蜕皮。 真皮含大量的色素细胞,在神经和内分泌调节下,能迅速扩散和收缩,形成各种体色,具保护(变色龙) 、警戒和吸收辐射热,提高体温的功能 (四)鸟类皮肤及其衍生物 鸟类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1.鸟类表皮薄而柔软,鸟类表皮衍生物主要为羽,此外还有尾脂腺、鳞、喙、距、爪、冠、肉髯和耳垂等表皮衍生物; 2.真皮薄,没有真皮衍生物; 3.鸟类的皮下组织疏松,也是脂肪组织构成。 鸟类皮肤及其衍生物特点 1. 鸟类皮肤薄,皮下组织疏松,干燥少腺体,薄而松软的皮肤利于飞翔时羽毛活动和肌肉收缩; 2.鸟羽根据形态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与爬行类的角质鳞同源; 3.鸟类无汗腺,尾部的尾脂腺是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水禽尾脂腺发达; 4.有羽的地方角质层很薄;无羽的腿、脚部有角质鳞。 (五)哺乳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哺乳类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其结构前已述),三层均发达; 2.哺乳类皮肤衍生物:皮肤腺、毛发、角、爪等 (1)皮肤腺:源自表皮生发层,为多细胞腺,种类繁多,如皮脂腺、汗腺、乳腺和味腺等,皮肤腺由表皮陷入真皮内形成 ; (2)毛发:是哺乳动物特有的表皮衍生物,由毛干和毛根组成,分针毛、绒毛和触毛。 2.哺乳类皮肤衍生物 (3) 爪、指甲、蹄 、鳞片 哺乳类指趾端多具爪,为表皮角质鞘 功能:防御、抓捕、攀缘、挖掘等 灵长类爪:演变为指甲 有蹄类爪:演变为蹄 穿山甲大型表皮角质鳞片 犰狳的真皮骨质板等 (五)哺乳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2.哺乳类皮肤衍生物 (4) 角(有蹄类具有) 1)洞角:为反刍动物的角,如羊及牛,是由表皮角质化形成的中空的鞘,内含来源于真皮的骨质心。角正常时不更换,不分叉(虽然它们可能有大幅度的弯曲),且两性都有; 2)实角:真皮骨质角,分叉,多为雄性有,每年脱换一次(如鹿角)。新生鹿角被有带茸毛的皮肤(鹿茸),后干枯脱落; 3)表皮角:由表皮角蛋白纤维形成的实心角(犀牛角) 1.角尖 2.额骨角突 3.角腔 4.角的真皮 (5)乳腺 哺乳类的名称由之而来,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汗腺或皮脂腺衍生而来。它存在于所有的雌性哺乳动物和大多数雄性哺乳类,在雄性,它们是无活性。 灵长类、蝙蝠以及少数其他动物的腺体位于胸部,但在其他哺乳类位于腹部或腹股沟处。乳头的数目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