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农耕经济ppt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 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产生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工具的改进 ,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私有土地的出现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封闭性) ③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落后性) ④自耕农是国家赋税要义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破产(脆弱性) ⑤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保守性) 评价: (1)自耕农生活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农耕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农耕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缓慢,成为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的分布: 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2、四大经济区的划依据: 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 3、四大经济区的特点: (1)特点: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江南开发较晚,也是典型的农耕经济;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2)呈现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 1、三次南迁高潮: 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靖康之乱时 2、原因 : 天灾人祸 3、影响: 给南方补充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工具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促进了南北民族文化的融合; 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合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北人南迁劳动力特别是先进工具技术的传入;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2、过程: 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3、影响: 南方经济地位突出;文化重心的南移 (二)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比较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一、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第二、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第四、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 第五、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广受赞誉。 (四)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②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出现。 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⑤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征役制: 工匠主要来自民间,“工商食官”,政府要求无偿服役, 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所以极大影响了生产积极性, 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雇募制 雇募:政府“出钱招募 ”,纳资代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 役。所以在雇募制下人身控制关系相对放松,而并不是 自由劳动力。 1、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既有国家强大的经济保障,又有民间活跃的竞争因素的促进,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分工日益细密。下列哪一事实反映了其分工细密的程度 A.唐代掌管官营手工业的少府监有工匠近两万人 B.上周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手工业生产 C.明代的陶瓷制作“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 D.灌钢法使中国保持着炼钢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2、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臣本 布衣,躬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 的穿着一定不会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 A.毛 B.麻 C.丝 D.棉 1.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的物物交换 2.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 “工商食官”制度 4.春秋战国: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大都会 黄金、白银开始作为货币 5.秦汉: 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 汉朝“丝绸之路” (一)中国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门子PLC通讯.ppt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风力发电机组防腐规范.pdf VIP
- 卧式车床使用说明书.doc VIP
- 2025年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应知应会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VIP
- 广西桂林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docx VIP
- 2018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doc VIP
- 疫苗采购管理制度.docx VIP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 ”规划》全文.docx
- 苏G02-2019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构造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