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培训.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地震的基本情况 1、根据20世纪的资料统计: • 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 • 7级以上地震120多次; • 8级以上地震9次。 2、全球两次造成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1920年的宁夏海源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人; •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死亡8万多人 一、地震的基本情况 3、全球大多数地震分布在三个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知识链接 莒县大地震 山东莒县、郯城地震 发生于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震级估计为8.5级,死亡人口约5万。 基本信息 •名称 莒县大地震 •时间 1668年7月25日 •震中经纬度 34.8 °N,118.5°E •震源深度 约36公里 •震级8.5级 •震中烈度8.5度 •伤亡人数 5万人以上 知识链接 地震成因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长期遭受剥蚀的豆家岭-汞丹山地垒.必然要发生间歇性均衡补偿,瞬时性的上升必然导致地震的发生,这就是本区地震形成的大背景.大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圈闭隐爆,因为隐爆能够形成岩浆通道,让高密度的岩浆不断向上侵入,能起到有效地均衡补偿作用.郯城大地震极震区的地质背景具备隐爆地震的圈闭聚气-熔融岩浆-隐蔽爆破-楔块运动的形成条件,因此认为郯城大地震是圈闭隐爆作用形成的. 一、地震的基本情况 4、近代日照地震带 根据山东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 3月11日-15日,莒县连续发生4次地震。 3月11日12时20分,莒县(北纬35.4度,东经118.8度)发生M1.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这是最早的一次。 12日又发生2次地震。3月12日13时33分,莒县(北纬35.7度,东经119度)发生M2.1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当日14时53分,莒县(北纬35.7度,东经119度)又发生M1.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 3月15日9时19分,莒县(北纬35.7度,东经119度)又发生M2.4级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知识链接 6日,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日照市地震局了解到,9时58分,在 黄海海域( 北纬34.4度, 东经121.0度)发生 4.0级地震,震源深度 26 公里。 地震中心距离日照市区196公里,震感轻微。 日照市地震局工作人员介绍,地震发生在江苏沿海,距离日照较远,震感轻微,大多数市民感觉不到,市民不必恐慌。(刘有杰) 二、地震救援行动 1、地震灾害特点 •震源:能量释放的地方 •震中:震源的地面投影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地面台站的距离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二、地震救援行动 2、波的概念(质点的概念)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注意: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防震的黄金时段 二、地震救援行动 3、地震后的质地作用(破坏) •地裂缝:地震发生时伴随的地面破裂沿着地震带分布 •挤压鼓包和逆冲土块:由高出地面的土层或岩层所构成的规模较小的鼻状褶曲构造。 •喷沙冒水:地震发生的阶段,由于地壳的震颤使得未成岩的沙土液化,地下水携带着沙土沿地裂缝上涌的一种现象。 二、地震救援行动 3、地震后的质地作用(破坏)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堰塞湖 •海啸: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三、救援行动 1、地震救援安全要求 •全体队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救援队长是第一安全责任人。 •树立安全员权威,队员必须听从安全员指挥。 •救援队员需佩戴头盔、口罩、手套、靴子等个人防护装备。 •必须对救援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明确救援行动方案后才能进入。 •遇到危险及时撤离,重新评估后才能进入。 三、救援行动 2、评估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人员的占有率排序:医院、学校、车站、学校/图书馆、公共场所、高层、多层、办公楼、工业企业、厂房等。 根据时间排序: 白天:医院、学校/图书馆、公共场所、办公楼、车站、仓库等 晚上:医院、学校、车站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