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城市化看人际关系重点讲义
城市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
差序格局
中国乡村人际关系具有特定的结构原理,用图像来表示,就像一枚石头扔进宁静的池塘,泛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外形酷似一圈圈同心圆,以自己为中心,一层层向外推,向外扩散。
亲疏有别
上下有别
它代表了中国社会的等级伦理,是古代社会等级意识形态的遗迹。等级制是抽象制度,需要演化成具体的尺度来执行。进入等级的语境,就必须遵守一系列模糊的规矩。
例如:
内外有别
由于熟人数量有限,所以关系网暗含了结构上的闭合、分界和不开放,它的特征就是闭关自守,形成了自家人和外人的分野。简单的说,关系网的周边形成一道泾渭分明的界限,它就是自家人理念,是关系网的边际。
中小型城市
城市规模大,城市中的人绝大部分是陌生者,第二次相遇的机会实在是很少,所以他们一般都采取比较冷淡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以事为本。
大型城市
大型城市
浅层社交成为常态
现代城市经济的相对不稳定性也促发了人员流动量的增大。分工的细化、企事业单位的更替频繁,促使人们的工作很难一直处于安定状态。伴随着这一境况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很容易发生改变。人们需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人群、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大型城市
情感稳定性弱化
社会分工的细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们职业相对稳定状态的打破,这时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铁饭碗”的打破、城市范围的扩大、原本束缚于单位、职业、土地、地域的限制被打破,由封闭走向开放,把亲情式的交往扩展到由业缘、地缘等发展而来的人情交往中,从而形成一种反亲情化倾向的人际交往模式。
大型城市
情感性交际减弱
现代城市经济使得人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更加的倾向于工具性,原有的血源性依归和地缘性依归被打破。城市人际交往的公关性质增加,而情感交际性质正在逐渐减弱。城市人际的交际大多受业缘限制,人们所交往的人群大多为职业相关的人际关系,其功利性目的相对明显。
THANK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