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所从生命深处长出来的好学校.doc
一所从生命深处长出来的好学校
好教育是有故事的,好教育更是诗意的。
带着这个教育信念,本刊记者走进了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中心小学)的大门。在一份份文字材料的品读中,在一次次漫步校园的流连中,在一个个教育故事的聆听中,记者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生命意蕴,遇见了久违的教育“乡音”。教育人生如诗如画,松湖烟雨果真美妙!
在人类精神物化、教育物化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的时代,人类的“乡愁”越来越显得迫切,不断地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找寻我们生命与精神的出发点,渴望回归人之本来面目。在这样一个“离道”与“回归”相较相磨、相生相长的教育环境下,中心小学在做着一种努力:让人做学校的主人,让人做课程的灵魂,让人做成长的觉者。在这里,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现了“人”的站立,这些“人”并没有奢华的载体,他们只是静静地流淌着故事,流淌着情怀,流淌着诗意,却让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在回归教育本真的路上不懈的探索,也深刻地看到了这样一所学校带给教育的启示――好教育是从生命深处生长出来的。
校长刘建平早在10多年前就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国小学十佳卓越校长”称号和其他繁多的荣誉,但是如果在校园里与他不期而遇,很多人都想不到他是校长,可能会把他当成一位普通的教师。然而,在所有人的生命故事中,都有他在。
这些故事里有人,有课程,有人生,有情怀,有教育。
松山湖畔的生命之约
2006年3月,刘建平从湖北荆州调入广东东莞,创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小学部(小学部于2006年9月开办,2009年9月整体搬迁,独立建校为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对来东莞之前的自己,刘建平说:“那时候,我的人生和事业都处于瓶颈期、高原期,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想寻求突破。现在回过头看,可做的事其实很多,是自己的视野不够而看不到。”
带着“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的理想,刘建平来到了松山湖。他很快就确定了工作抓手――学校课程再造,以课程建设引领师生幸福发展;他在拟聘教师公共邮箱中发了一封名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之约”的邮件,召唤老师们建言献策,共建学校课程,共享教育人生。
那时,校园的基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黄灿明校长、黎德文常务副校长、王健副校长揽起基建、设备、人事、财务等工作,刘建平得以专注于率领第一批来校的赵晓天、王强、孙道明、刘娥英等老师谋划学校课程再造,开发课程资源。这条课程再造之路,一走就是10年。赵晓天老师为中心小学空中花园撰联道:“花园学园生态园精神家园,福缘情缘松湖缘教育良缘”,也许可以作为对这10年最好的概括。
这10年的松湖情缘,带给刘建平的生命感受,“一是超越,二是享受”。人称他是“两不校长”,即关于名的评选不申报,关于利的评比不靠前,只专注于师生幸福发展。第一个五年的发展核心是“学校课程再造”,第二个五年的发展核心是“教师生态发展”,“人”被写进了教育的核心,这是对庸常的超越。这份超越可以让刘建平完全凭着对教育的热爱与理解办学,不讨好、不跟风,享受教育人生。
“有缘才会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有梦才有未来,有爱才有教育。”这里有一群教师与刘建平一起超越,一起享受。
王强是教导处主任,他来到松山湖只有一个简单的理由:“我不想老死在那个地方,不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悔恨我没有努力过。”他在当地最好的小学做语文教师,但是他无法接受残酷的教育现实――孩子们有着优异的学业成绩,却个个面无表情,他意识到那不是好的教育。他来到松山湖之后,负责“一些文雅气质”课程的建设,期间经历了课程定位与课程资源的煎熬,遭遇了课程策略与课程效果的喜悦。从不懂课程到课程自觉,教育智慧的觉醒让他豁然开朗。他说,“当听到晨读书声琅琅的时候,当学生们把美文诵读得有声有色的时候,我就觉得梦想成真了,非常幸福!”
邱卫春是数学教师,来中心小学的时候已经38岁“高龄”,他的一笔好字终于登堂入室,有了用武之地。“一手硬笔好字”的课程策略、课程评价、课程教学,他的课程工作组逐一摸索、逐一拿下。他从书法爱好者发展到了写字课程专家、写字金牌名师,不仅带出了几十个全国写字冠军,还带出了几十个写字教师,他和这些写字教师已经将“提笔就是练字时”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日常学习中。当学生毕业升入初中以后,初中的老师常说:“一看到这笔字,就知道是来自中心小学的学生。”邱卫春说:“我个子很矮,年龄又大,能进入公办学校非常不容易。这里同事相处非常融洽,领导没有任何架子,我来这个学校之后,人变得大气了,不会斤斤计较得失利害。工作能够和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我很幸福!学生们都能够每天写好一个字、六年写好一手字,我更加幸福!”
梁依胜老师是“回头客”。他于2011年仲夏第一次来到中心小学,做了一名只能签一年聘用合同的临聘教师,之后,他将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