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发现”感动中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的“发现”感动中国.doc

他的“发现”感动中国   在沂蒙老区有这样一位政协干部,他不恋权位,痴迷文史,在研究地方革命战争史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反映侵华日军实施鲁西细菌战绝密档案的蛛丝马迹。于是,他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自费进行了深入细致、艰苦卓绝的调查研究。历时10余年,终于揭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细菌战的重重黑幕,石破天惊地向国际社会公布了侵华日军在鲁西细菌战中屠杀中国平民42.7万人、惨绝人寰的人间暴行。从而,引发了国内外史学界的“九级地震”。      一、惊人选择,不恋权位迷文史      1985年4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一群洁白的和平鸽在沂源县的一个小山村上空盘旋。   “你想想,放着好好的局长不当,偏要当什么党史委副主任!”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头气愤地质问跟前的一个小伙子。   “爹,党史委副主任和劳动局副局长的级别一样,你别听外人瞎说。”小伙子红着脸,有点心虚地自我辩解。   “我早就打听过了,劳动局管着全县的工人招工、调动、工资调级,有职有权;党史委是清水衙门,冷板凳,谁都不愿去!”老人嘴角的胡子气得一抖一抖。   什么原因让平日里和蔼可亲的父亲如此大动肝火呢?故事的原委还要从头说起。   1954年10月,崔维志出生在山东沂源县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里。这里是革命老区,各种各样的战斗故事丰富多彩,崔维志一有空便找到村里的老八路、老复员军人,请他们讲革命战斗故事。因此,从童年到少年,崔维志几乎是用革命故事喂大的。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他非常迷恋写作。1971年,崔维志参加工作,在公社粮站当了一名出纳员。由于他人品好,文字水平高,很快便入了党,并调到了县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由一名普通干部,当上了县劳动局副局长,成了全县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   由于行政工作繁忙,崔维志当上副局长后,终年没有时间读书写文章,这对痴迷文史的崔维志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经过无数次的彷徨犹豫,崔维志毅然作出了对他一生来说非常重要的选择,离开劳动局到县党史委任职。当崔维志回到家中,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崔维志主动要求调到党史委任副主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县委大院和下边乡镇。一时间,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对所有这些猜测和流言蜚语,崔维志总是一笑了之,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崔维志调入党史委后,在妻子唐秀娥的帮助下,仿佛雄鹰终于找到了搏击云天的长空,又像地壳下面汹涌奔腾的岩浆终于找到了火山喷发的突破口,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便以斐然的研究成果被调入临沂地委党史委工作,1989年又被调入地区政协文史处。在临沂工作不足20年的时间里,他主编、参编了10多部大型文史巨著,并多次被省政协授予优秀文史干部,两次荣立三等功。在妻子的帮助下,他利用业余时间编著文稿9部,共计750余万字,其中《山东抗日战争纪实》、《山东解放战争纪实》和《鲁西细菌战大屠杀揭秘》获全国近现代史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山东工作过的谷牧、迟浩田、张震、刘华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为他的著作题词、题签。      二、惊天发现,撕开人类最大细菌战的黑幕      1993年6月的一天,崔维志和妻子为征集《山东抗日战争纪实》的文史资料来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当他们翻开国民政府尘封的案卷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日军曾于1943年秋在山东卫河流域实施过一次大规模的细菌战,中国人死亡甚重。”看到这条仅有几十字的记载,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涌上崔维志心头,他激动地对妻子说:“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绝密的内幕和巨大的阴谋,我们要想办法揭开它。”   说干就干!夫妻二人迅速踏上了寻找这一重大档案的征途,在近3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赶到济南、聊城、鲁西、冀南、豫北等地的档案馆,进行仔细的查阅,但没有半点鲁西细菌战的蛛丝马迹。随后,他俩又赶到了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拜访了谷牧、赵健民、宋任穷等一大批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担任过主要领导的老前辈,向他们打听鲁西细菌战的情况。但这些领导均表示,不知道鲁西细菌战。   眼看着调查进入了死胡同,正当崔维志一筹莫展时,妻子唐秀娥提醒他:“我们去了那么多地方,为什么不到中央档案馆查查呢?”于是,夫妻两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中央档案馆。到中央档案馆后,夫妻俩便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经过近半个月的深入细致的查询,终于在由抚顺日本战俘管理所转到中央档案馆的日军战俘交代材料中发现了一批关于鲁西细菌战的口供、笔供和检举材料。看到这些内容翔实的资料,夫妻二人激动得相拥而泣。随后,夫妻二人又在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发现了关于鲁西细菌战的资料。由此,关于鲁西细菌战的内幕终于浮出了水面,露出了冰山一角。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崔维志又和妻子数十次深入临清、丘县、馆陶、冠县、堂邑、莘县等当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