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_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__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

四、巩义北宋皇陵 ? 1。北宋帝陵位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境内,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10公里。北宋9帝,除徽、钦二宗被金人掳走死于漠北之外,其余7帝均葬此,加上赵匡胤之父赵宏殷的墓由开封迁此(称永安陵),所以人们称七帝八陵。宋陵区还有21个后陵和宗室及王公大臣陪葬墓100多座,形成庞大的陵墓群。 2。北宋的八座皇陵按同一制度建造,布局也基本一致。 (1)陵园南门为正门。 (2)神道石刻:自南而北依次为望柱2、象及驯象人2、瑞禽2、角端2、仗马4及控马官8、虎4、羊4、客使6、武将4、文臣4等,共计60件。 (3)每陵皆有兆域。(兆域,或称茔域,四周植荆棘等为标记。)兆域内除皇陵之外,还有祔葬的皇后陵以及宗室子孙和当朝重臣的陪葬墓。 (4)陵台(夯土筑成覆斗形) (5)地宫(安放皇帝棺椁。用条石镶砌) (6)后陵(在帝陵之西北,规模仅及帝陵的一半) 五、绍兴南宋皇陵 1.南宋陵寝分布在浙江绍兴。 2.南宋六陵的建制均草率简陋,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的石像生。 六、西夏王陵 1、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占地近四十平方公里,内有帝陵9座,陪葬墓193座。 2、西夏王陵建筑的特点,显著地表现在陵台上,其独特的造型被誉称为“中国金字塔”。 七、明代皇陵 七、明代皇陵 (一)明祖陵 1。明祖陵是朱元璋祖先的葬地,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杨家墩。 2。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并在陵前建享殿。到明代中叶以后,淮水泛滥,祖陵时被淹没,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祖陵沦入洪泽湖。1961~1962年间,南京博物院趁洪泽湖水位下降时,对露出湖底的祖陵遗迹和石刻作了调查。 (二)明孝陵 1.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玩珠峰下。 2.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较大的几处帝王陵墓之一 ,其建筑共分两大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主体建筑的陵寝。 (1)下马坊即孝陵入口处,是陵城的起点,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字。谒陵的文武官员由此下马步行,它是陵寝威严的标志。下马坊旁“禁约碑”和“神烈山”石碑; (2)由“禁约碑”向东北行约5O0米,过明孝陵第一道大红门,即正门大金门,即到四方城,城内峙立一高大碑亭,亭内有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一通,(图)螭首龟趺,通高8.78米,石碑高耸,碑文正楷,洋洋270O余字,字大如拳,历述明太祖一生功德。 (3)四方城西北为通向陵墓长达3里的宽阔神道,称石像生路。神道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各2对4种,2立2蹲,共12对24座。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有高大的汉白玉雕云纹望柱(又称华表)1对。继为巨大的石像4对,2文2武,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石兽和翁仲(石人)全部用整块石料雕成,威严列队,是不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珍品。(图) (4)穿过神道,即到棂星门前,门已坍毁,现只有六个石雕柱础。经棂星门绕孙陵岗(今梅花山)的北麓,来到一条御河前面,从御河桥往北到方城宝顶,建筑物开始按南北中轴线固定下来,不再变更方向。 (5)过御河桥缓坡而上约200米,迎面有一道红粉围墙,即是明孝陵正门,称紫金城大门,正中大门上书“明孝陵”三字 。门内,陈列着清代皇帝谒陵时留下的墨迹碑刻。其中以御碑亭内康熙皇帝手书的“治隆唐宋”碑和乾隆皇帝的行书诗碑最为突出。 (6)过御碑亭向北就是孝陵的主建筑“祾恩殿”,即孝陵殿。原为重檐九楹,殿基长67.5米,宽28.5米,有大型柱础56个,建在3层须弥座台基之上。已毁,现存享殿为光绪年间在原地上重建。殿内挂有明太祖及马皇后像。 (7)过“祾恩殿”徐步而上,是一座高约20米的方形城墙,就来到明太祖地下宫殿前的最后一重宏大建筑——全部用巨型条石堆砌而成的方城。中间一条拱形的墓门隧道,斜坡五十四级石阶直达墓门。 (8)方城后面就是当年有名的“独龙阜”,上有宝顶和宝城,即明太祖地下宫殿所在地。宝顶是直径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周围缭以砖砌宝城约一公里许。宝顶上植松柏,古木葱笼,浓荫蔽日,形胜天然,其下为明太祖的地下宫殿,据传地宫全系按照南京明故宫大内规模建成。 (三)明十三陵 1.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这里环葬着明代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是我国古代帝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陵区面积达四十平方公里。(图)十三陵依营建时间先后依次为: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基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祐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熜的永陵、穆宗朱载垕的昭陵、神宗朱翊鈞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思宗朱由检的思陵。另外,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