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光纤耦合模拟演示.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D耦合模拟演示版本:1.0 作者:徐白时间:2015-5-9目录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半导体激光与光纤耦合的理论42.1 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特性42.2 光纤的基本理论52.3 光纤耦合条件6第三章 10WLD耦合模拟73.1 光路结构及器件参数73.2 耦合模拟73.3 光路优化9第四章大功率LD耦合模拟104.1 光路结构104.2 耦合模拟11第五章结论15绪论本文利用Zemax对10W与30W两种LD耦合方式进行了模拟,除对现有10WLD耦合工作进行验证之外,也为30WLD的光纤耦合工作提供了设计指导。第二章半导体激光与光纤耦合的理论2.1 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特性温度对半导体输出功率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LD的输出功率越低。这就使得LD的有源层非常薄,厚度大约只有1μm,宽度一般在几十到几百μm。由于有源层非常狭窄,激光在传输的过程中就会发生衍射,光束会变得发散,如图1所示。图表1半导体激光器出射光斑示意图半导体激光器的桶中功率(PIB)定义为:光强下降到最大光强的1/2处所对应的角度,即半亮全宽时的全角发散角。垂直发散角用θ⊥表示,水平发散角用θ∥表示。对于激光与光纤的耦合,发散角越小,调整的容忍度越大,越有利于高效率的耦合。我们选择的LD芯片为Oclaro的SES12-915-02,其输出的中心波长为910nm,输出功率12W,θ⊥为58°,θ∥为10.5°。2.2 光纤的基本理论图表2光纤的结构光纤的一般结构如图2所示,纤芯与包层为其结构主体。最外的涂覆层用于保护光纤,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折射率为n2,n1>n2,因此光束在纤芯与包层的交界面可以发生全反射而实现低损传播。为了满足全反射的实现条件,对照射到光纤端面的角度有要求,通过推算不难得到以下的公式:(1.1)其中NA为光纤的数值孔径,n0为空气折射率,简单计算可以取1,φ0为入射光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此数值的光束由于不能发生全反射而无法耦合入光纤。我们采用的耦合光纤,纤芯为105μm,包层为125μm,NA=0.22,属于多模光纤。2.3 光纤耦合条件对于光纤耦合的分析,通常有两种方式:模式偶合法与光学追迹法。前者多用于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耦合,后者多用于激光器与多模光纤的耦合。因为多模光纤可以容纳多个模式的激光在光纤中传播,故可以忽略模式匹配对耦合效率的影响,从而简化分析。可以认为激光器与多模光纤的耦合需要满足的条件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斑尺寸和发散角与光纤的芯径和接收角匹配。即激光器光束的光斑尺寸要小于光纤的芯径;光束发散角小于光纤的接收角。第三章10WLD耦合模拟3.1 光路结构及器件参数10WLD光纤耦合采用简单的结构,用快轴光纤对LD的快轴角度进行压缩后,直接耦合入多模光纤中,结构如图3所示:图表3 10WLD与光纤耦合光路图中,LD为Oclaro提供的芯片,光学参数为:输出激光功率12W,中心波长910nm,θ⊥为58°,θ∥为10.5°怎么实现,发光面积为1×94μm;之后的快轴光纤为前后面镀有增透膜的裸纤怎么实现,光学参数:玻璃型号为F2,折射率为1.62,光纤直径为62μm怎么实现;耦合光纤为多模光纤,光学参数为:纤芯105μm,包层125μm,纤芯材质为纯石英,折射率,包层材质为掺杂石英,折射率,NA=0.22。3.2 耦合模拟现有光路的数据为:LD发光面距离快轴透镜前端60μm,透镜后端距离多模光纤150μm,LD功率10W,用Zemax09模拟出光路如下。图表4模拟耦合光路在此光路中,插入两只光功率计接受耦合的光强,其距离LD发光面分别为114μm和23mm。前者在光束经快轴压缩后,未耦合入多模光纤的位置;后者在多模光纤内部,接收耦合功率,结果如下:图表5耦合前后光功率和光强分布可见激光光束经快轴压缩后,快轴方向的光几乎都耦合进了光纤,而慢轴方向,由于保持10.5°的发散角,在离出光面114μm处,光束扩散已达到105μm。光束经快轴压缩后,光功率约为8.7W,耦合至光纤的功率约为7.4W,以此来计算耦合效率约为85%,如果计算LD原始功率10W,则耦合效率为74%。以上数值与实际测试值符合较好。3.3 光路优化通过2.2节的分析可知,导致该模块耦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慢轴光束未经压缩,慢轴光束的光斑在到达耦合光纤现有位置时,光斑大小已接近140μm,因此部分光线不能进入105μm纤芯。因此优化有两种方案:1、更改光路,对慢轴方向也进行压缩;2、缩短耦合光纤与发光面之间的距离。从成本上考虑,第一种方案不可取,考虑第二种方案。利用如图6中的优化函数,对光路进行优化。图表6优化函数当快轴光纤距离发光面41μm,耦合光纤距离发光面77μm时,耦合至光纤的功率为7.6W。相比较而言,其耦合效率提升有限,同时由于离发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