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军机国造之现况-经济部航空产业发展推动小组
簡述軍機國造之現況
李貴華、賀增原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
近期有關F-16 A/B型升級案及採購高級教練機等事件,已成為大家口中的議題。而南韓在獲得洛克希德馬丁技術支援,及漢翔離職員工的協助下,所開發出超音速教練機「T-50金鷹」,更是為大家所議論紛紛。縱觀我國的國防科技經過多年的發展,從民國57年仿製生產的PL-1及民國58年改良後的PL-1B介壽號初級教練機,民國58年與美國貝爾飛機公司合作生產的UH-1H直升機,民國62年首架自主設計製造的T-CH-1中興號中級教練機,民國63年與美國諾斯羅普Northrop)共同合作生產F-5E/F中正號戰鬥機,及後續自主設計製造的AT-3自強號高級教練機、XA-3雷鳴號攻擊機、F-CK經國號戰鬥機,到民國95年以經國號戰為基礎所研製的F-CK-1 C/D 雄鷹戰機,顯示我國自主研發、自製戰機之能力。
目前空軍關軍機汰換:
一、AT-3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
AT-3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是首架由國人自行研製成功的高級噴射教練機,民國64年空軍鑑於T-33教練機逐漸老舊,便要求當時的航發中心研發新型教練機,以取代T-33教練機。航發中心共生產63架(含原型機2架與生產型61架)。AT-3自強號教練機於民國69年7月17 日出廠,同年9月16日完成首飛任務。
所以AT-3高級教練/輕攻擊機自民國69年出廠服役至今已逾三十年,早已超逾設計之初預估之年限,但因國防經費之情況因素,空軍於民國90年開始交由原製造廠(漢翔公司)進行延壽及性能提升計畫,在經歷的五年的時間,加強其飛機結構之後,將可繼續使用到民國105年。
然今為101年,隨著時間的進,AT-3自強號教練機又將面臨壽期汰換問題。
二、F-5E/F中正號戰鬥機
民國57年,我國與美國諾斯羅普Northrop)公司洽談共同合作生產F-5E戰鬥機,民國62年我國與美國雙方政府簽訂協議備忘錄,由諾斯羅普Northrop)公司提供生產飛機之各種技術資料、人員訓練與勞務、以及所需的工具與成套飛機器材,並由美軍售予航空裝備,使生產工作順利展開。首架F-5E戰機於民國63年首飛成功,而首架F-5F戰機也於民國68年首飛成功,全部飛機並於民國75年完成最後一架交機,至民國75年底為止,共生產單座機F-5E 計242架,雙座機F-5F 計66架,總計為308架戰機,供我國空軍新機換裝。
空軍之F-5E/F中正號戰鬥機,因於民國100年9月13夜航於花蓮撞山事故,再度引起國人對軍機汰換之問題的討論,而這個事件又引發我國欲採購F-16 C/D型戰鬥機之議題,雖然全球各國在F-5E/F的使用上約為670架,F-5A/B 約100架,但為了提高我國之空戰能力,精良我國軍備,空軍對於維持戰備戰力所需要的新軍機的需求是。
貳、機國造之必行
一、飛機與裝備的維持
飛機與裝備的維持是一項長遠且複雜的課題,這關係到整個購案的實際價值,因為再怎麼功能強大的飛機,也需要有良好完善的後勤支援體系,倘若因飛機小部分的待修待料問題,而將其列為妥善,無法執行任務的話,戰力,價值。
我國空軍目前第一線的戰鬥機有本國自製的F-CK經國號戰鬥機、法國的Mirage 2000幻象戰鬥機、美國的F-16與F-5,在加上其他的機型,供應來源可說是非常複雜,於零組件之採購上,成本、時效、採購過程等皆相當不經濟,並造成部隊維修補給困難度增加,在整體後勤支援上成本必是相對提高。
不論未來向哪個國家購買飛機,在後勤支援體系上,都無法比國內所供應的經濟與時效,並為了避免因待料因素,或在與外國簽購合約時所被要求之維修規定,被迫一定要使用較高成本的零組件及技輔,和相關不利己之規定等,造成維修經費上的與困難,其最終都將會影響到飛機的妥善率,造成人員飛行訓練與領空防衛任務上等相關問題之產生。
二、國防自主
關於國防整備,依據國防法第二十二條「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應依國防政策,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獲得武器裝備,以自製為優先,向外採購時,應落實技術轉移,達成獨立自主之國防建設。」一個國家航空工業的正軌應為擁有自主設計、製造之能力,軍事科技研發是「國防自主」的基礎,也是「永續國防」的根基。
而我國自成立航空發展中心以來,在與國際廠商合作生產各戰機的過程中,合作生產的戰機自製率的提升,與後續國人自行研發設計生產的戰機中,充分顯示出我國航空工業的科技發展與製造能力的地位。航空發展中心在轉為國營事業後,持續地在航空工業領域上辛勤耕耘,並讓我國之航空工業科技能力可以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綜觀我國之航空工業,不僅在使有豐富實務經驗航空科技人才的培育上深根,我國還兼具軍機之研發製造、全機系統整合,以及民用機之區段研發、零組件製造與組裝、後勤支援與飛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