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概况.ppt

考点30、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概况.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30、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概况

*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完全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考点30 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c) (八下第六单元第三课) 时间 ? 性质 内容 或措施 ? 口号 ? 主张 派别 背景 洋务运动 基 础 夯 实 篇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地主阶级洋务派 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自强” “求富” 军事:①自强—创办新式军事工业 ,训练新式军队 ②筹建海军:建立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经济:③求富—兴办新式各种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文化教育④兴办新式学堂同文馆( 1862 年),派遣留学生。 外交⑤设立总理衙门(中国近代最早外交机构)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失败 原因 性 质 内 容 ? 主 张 ? 派 别 背景 时 间 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95年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 1898年6月—9月 《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资产阶级维新派 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政治:主张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开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创办报刊,传播新思想;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没能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性质 局限性 ? 意义 原因 ? 结果 高潮 主张 ? 派别 时间 辛亥革命 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辱,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又把这个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资产阶级革命派 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 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资产阶级力量的相对薄弱,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过于强大;没有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 推翻了大清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时 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10月10日 政治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代表人物 奕、曾国藩、 李鸿章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性 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张 学习西方技术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手 段 改良 改良 暴力革命 作 用 略 略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目 的 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结 果 没有找到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异同 概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1.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希望中国富强起来 2.都没有找到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不同点: 1.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后两者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2.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维新派和洋务派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达到自强求富,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购买外洋器物……可以剿发捻,(镇压太平天国等起义)可以勤远略(长远考虑保大清) ”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比较上述史料,你能发现他们的活动都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 向外国(外洋,西洋)学习· 救治中国 他们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学器物(技术) 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