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新中考·语文练习课件第四篇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比较阅读(二).pptVIP

2016年浙江新中考·语文练习课件第四篇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比较阅读(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浙江新中考·语文练习课件第四篇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比较阅读(二)

宇轩图书 文言文比较阅读(二) 宇轩图书 4.(2015·杭州春蕾中学模拟)阅读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又是怎样的鹊?请结合故事中鹊的行为来说明。 (示例)鹊:讲究情义,机智。如喜鹊看到自己同伴的孩子遭到赤练蛇的侵犯,从而“悲鸣不已”,招来群鹊,其中两只喜鹊请来一只鹳,由鹳“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帮它们除掉敌患。 1.(2015·金华五中考试)阅读甲、乙文段,完成题目。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狼》)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注】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选自《文言文启蒙读本》) 【注】鹳uàn:一种凶猛的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一狼洞其中 打洞 ②狼亦黠矣 狡猾 ③鹊巢其上 筑巢 ④集古木上 停歇,鸟停息在树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C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其一犬/坐于前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D.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添笑料罢了。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喜鹊们欢呼飞舞起来,像在庆祝,并且向鹳表示感谢。 (5)请给【乙】文取一个题目。(不超过六个字) 示例:二鹊救友 2.(2015·绍兴第一中学检测)阅读文言文段,完成题目。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材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苏州多产梅。或曰:“梅以曲、以欹①、以疏为美。”固②也。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广贮苏杭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材料出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释】①欹(qí):倾斜。②固:本来。③孤癖:特别嗜好。④鬻(yù):卖。⑤斫(zhuó):砍削。⑥重价:大价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芳草鲜美 鲜嫩美丽 ②渔人甚异之 对看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③遏其生气 生机 ④安得使予多暇日 怎么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 ②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然而梅花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 (3)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 ①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描写作者“疗梅”方法的句子: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4)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欲穷其林”与“穷予生之光阴”的“穷”用法一样,“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 B.【甲】文中的“豁然开朗”一扫武陵人的心中的疑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