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和症状亚型差异.docVIP

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和症状亚型差异.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和症状亚型差异

 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和症状亚型差 异# 罗霞1,张文蔚2,蒋廷云2,刘磊2,吴业达3,薛丽3,赵存友4,赵虎5** 5 (1.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2.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3.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系; 4.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广州,510000; 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系,广州,510000) 10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首发或复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资料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表(PANSS)数据,为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可用的临床信息。方法 用遗传 研究诊断问卷(DIGS)和遗传研究家族问卷(FIGS)对 102 例符合第四版精神障碍诊断与 统计手册(DSM-)诊断标准的首发或复燃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资料的收集及 PANSS 的 评定,按性别及症状亚型进行分组,采用 t 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 15 统计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状况、临床分型和症状分布具有显著性别和 症状亚型差异。首先,达法定婚育年龄的未婚、独居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χ2=6.062, P=0.014),阴性亚型(型)多于阳性亚型(型)(χ2=11.218,P=0.001);其次,偏 执型多见于女性及型患者,未分化型多见于男性及型患者(χ2=4.718,P=0.03 及χ 2=46.985,P0.001);再次,阳性症状、焦虑和紧张症状、激活性和抑郁症状群等情感症 20 25 状多见于女性及型患者,阴性症状(除刻板思维外)及动作迟缓、先占观念、反应缺乏症 状群等多见于男性及型患者(z=-7.757 ~ -2.003,均 P0.05);最后,女性患者阳性量表 及复合量表分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阴性量表分显著高于女性(z=-3.750 ~-2.895,均 P0.05); 型患者总分、复合量表分明显高于型患者(z=-2.90, P=0.004 及 z=-7.732, P0.001),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未发现存在显著的性别及症状亚型差异。(2) 型患者较型起病早(z=-2.727,P=0.006)。(3)男性患者吸烟者更为常见(χ2=23.6, P0.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婚姻状况、临床分型、症状特征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性别 及症状亚型差异, 这些差异可用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PANSS;性别;阳性症状;阴性症状 中图分类号:R749 30 Gender and Symptom Subtyp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Ha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Luo Xia1, Zhang Wenwei2, Jiang Tingyun2, Liu Lei2, Wu Yeda3, Xue Li4, Zhao Cunyou5, Zhao Hu6 35 40 (1.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hantou University; 2.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3. Faculty of Forensic Medicine,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 4. Faculty of Forensic Medicine,Zhaongshan School of Medcine,Sun Yat-Sen University; 5. Department of Medical Genetic,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s,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000; 6. Faculty of Forensic Medicine,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0) 基金项目:2013 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055813207);广东省自然基金(S2012010009664);高 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20124433120026))) 作者简介:罗霞(1988-),女,硕士研究生,精神疾病与遗传 通信联系人:赵虎(1962-),男,教授,法医精神病学和法医临床学. hzhao@163.com -1-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provide basic clin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m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