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1

诗歌鉴赏 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凝练性、抒情性、含蓄性,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反映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从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题角度与命题方式来看,鉴赏诗歌语言的试题,大多针对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诗眼、炼句、语言风格等命制。 1.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2.鉴赏诗歌的“诗眼” 3. 鉴赏诗歌的“炼句”艺术 4.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就是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表情达意。 ㈠所“炼”之“字”:大多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 ㈡“炼字”类题型主要有三类 1、诗中的某个字好在哪里?(直接鉴赏) 2、诗中的哪个字或词用得最好?(确定字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表明观点并比较鉴赏) 玉楼春·春景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红杏枝头春意闹 【答案】我同意这种说法。(步骤一:表明看法) ①“看”在诗中是“回望”的意思。(步骤二: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蒙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翻译描述景象) ③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四:联想想象,点出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你认为写得好吗?为什么? 【答案】我认为写得好。(步骤一:表明看法) ①“绿”在此处是“吹绿,使……变绿”的意思。 (释字义) ②在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的野草由枯到荣,万物复苏。不仅写出了春风的动态美,带来的变化,还写出了春风过后,万物一片新绿的美景。(翻译描景象) ③“绿”字更好地写出江南春天时节家乡的美丽景色,诗人借此景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表感情) 王安石在写这首诗歌时,还运用了其他的词语“过、入、满”,最终还是用了“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在上面答题的基础上,加上一点:“过、入、满”的局限性。 炼形容词: 形容词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征。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沙漠,挺拔着一柱,直聚的,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上面这首词中“空”字的作用。 ①空的含义:“徒劳地,白白地,孤独的”。 ②主人公独自站在玉阶之上,徒劳地望着归来的飞鸟,而自己期盼的那个人却还未归来。 ③表达了主人公等待亲人归来却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悲伤之情。 回顾诗歌炼字题型答题要点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参加科举考试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 塑造了一个心事重重、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特点2分)诗歌描绘了女主人公到郊外采桑叶时,倚树凝思,忘了采桑叶,手里提着空竹篮的情景。(翻译2分)诗人通过“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来突出主人公的心事重重(手法1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