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快平顶山市文化文物资源开发利用
平顶山市地处西南部。是一座新兴型的工业城市,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经考古调查发掘,蒲城店遗址有龙山和夏代两座古城,把我们平顶山市建市历史提前了4000多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4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有5000处不可移动文物经国家文物局验收合格,还有一批正待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行列。现有馆藏文物1万余件。在全省居靠前位次(3-4位)。所以,我市已被省文物局列入文物大市行列。
平顶山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郏县水泉裴李岗遗址、汝州阎村遗址、煤山遗址、鲁山邱公城、宝丰小店遗址等,已发现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的夏文化遗址近百处,我市李楼遗址和蒲城店遗址龙山及夏早期的文化内涵,为揭示二里头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煤山类型发展而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为我国古代文明史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青铜文化
出土于叶县旧县许公宁墓的的青铜编钟,比现在公认的曾侯乙编钟要早200—300年,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编钟组合,音域达5个8度音程,对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应国墓地出土的文物几乎涵盖两周时期,对推动我国两周时期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该墓地出土的许多有铭器物,极大地丰富了研究两周时期中原方国间关系的资料;一批西周早期的料珠,是我国最早的准玻璃制品,对研究我国玻璃的起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95号墓出土的“公作敔簋”铭文,不但丰富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资料,而且对研究西周时期中原地区和南方淮夷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平顶山市冶铁文化我市的冶铁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近年来在舞钢市发现的许沟、沟头赵等古代采矿冶铁遗址六处,《战国策》所列的当时的八个名剑产地,其中有五个(合伯、龙泉、太阿、干将、莫邪)就在舞钢。鲁山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发现的先进生产工艺,在我国古代冶铁发展史上亦有重要地位。
平顶山市汝瓷文化。
我市汝州、宝丰、鲁山等县近几年来,陆续发现唐宋以来的各类窑口近百处。段店窑始烧于唐初,延续至元明,历时1000多年,是在我国也不多见的烧制时间最长的瓷窑。瓷器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其中有唐钧、元钧、唐三彩、鲁山花瓷、宋汝官瓷、三彩珍珠等,在中国瓷器制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汝州张公巷汝官窑窑址的发掘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宝丰汝窑遗址为宋御用瓷窑,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
平顶山楚长城文化。
11月13日在平顶山市召开的楚长城片区会议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及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考古专家一致认定平顶山市舞钢平岭段长城为楚长城。
楚长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城建筑实物遗存,被考古专家称之为---“中国长城之父”。对研究我国的古代建筑、军事地理,两周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和南北文化的交流融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平顶山南北文化交融。早在商周时期,境内就是连接南方到中原各国的通途(古称夏路);由叶县东出陈蔡和雒都东南出汝川的古道均在我市相连。辛钟灵《方舆纪要辑要》把汝叶间的地理形势总结为山川盘纡,原隰沃衍,南蔽三关,北控郑洛;南出三鸦,则拊宛邓之背,北首伊阙,则当巩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陕虢之势动,东顾汾陉,而许颍之要举矣。有的史学家甚至还提出了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平顶山者得中原的说法。上述因素也确立了我市为四面八方文化的汇集区的重要地位。南北东西文化在我市并存的实例在应国墓地、郏县、叶县春秋墓葬群及汝州的古墓葬中均有大量的实物出土。
平顶山市姓氏名人文化
叶县是全世界叶姓华人始祖沈诸梁的始封地,刘累是刘姓始祖。应、沈、许、梁、霍、犨、笃等姓氏也和平顶山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叶公沈诸梁,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豢龙大师刘累,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墨翟,汉代谋略家张良,唐宋诗人黄庭坚,元结、蔡京、苏轼三父子。历史上最早的中医食疗专家孟诜,抗金明将牛皋,抗倭名将焦宏,“五四”爱国诗人徐玉诺,《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旅美科学家崔琦、我国第一个小说家邯郸淳。这些历史名人都是鹰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是鹰城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代表着鹰城的文化形象,也是我市精美靓丽的城市“名片”。
平顶山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古代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问题;从龙山文化到夏代文化的嬗变过程;夏商文化经平顶山地区的南渐过程;滍水和蚩尤部落的关系;淮夷等少数民族部落在平顶山附近的分布情况;中国陶瓷发展史;瓷器和玻璃的产生与发展的相关联系;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和冶铁发展史;涉及在平顶山发祥的10多个姓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