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2章 80年代散文(朱栋霖编,高教版当代文学)
第32章 80年代散文 第一节 80年代散文 前言 简要回顾中国散文发展脉络 1、古代文学 2、现代文学 3、当代文学 一、80年代散文概述 (一)时代背景 (二)主要写作群体 老、中、青三代作家 (三)散文的主要表现形式 1、哀悼散文 一类是沉痛悼念领袖人物的; 例如:毛岸青、邵华《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何为《临江楼记》 巴金《望着总理的遗像》 1、哀悼散文 一类是悼念在“文革”中冤屈而死的文学家、艺术家; 例如:楼适夷《痛悼傅雷》 柯岩《哭李季》 陈荒煤《忆何其芳》 特点 1、声势浩大,篇什众多,持续时间较长; 2、出现的原因:压抑的感情的宣泄; 3、审美价值不足,文化和史料价值更充分; 2、反思散文 哀悼之后,从激愤中冷静下来,一大批经历“文革”伤害的作家,开始正式历史,反思散文创作较多。 例如:巴金《随想录》 丁玲《牛棚中走出来》 杨绛《干校六记》 二、巴金《随想录》 (一)作家简介 1、1949年前 2、建国后,50-70年代; 3、文革中; 4、文革后,80年代; (二)《随想录》 1、《随想录》写作的出发点 对“文革”做出个人的反省; 陈思和语“事实上,整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做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2、具体篇目选讲《怀念萧珊》 巴金与萧珊的传奇婚恋 (巴金)他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佩之一。 ——冰心 《怀念萧珊》 我记起了《家》里面觉新说过的一句话:“好像珏死了,也是一个不祥的鬼。”四十七年前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怎么想得到我是在写自己! 我没有流眼泪,可是我觉得有无数锋利的指甲在搔我的心。我站在死者遗体旁边,望着那张惨白色的脸,那两片咽下千言万语的嘴唇,我咬紧牙齿,在心里唤着死者的名字。我想,我比她大13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我想,这是多不公平! 《小狗包弟》 在《小狗包弟》中,巴金进行了深刻的自省,“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上了解剖桌,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请思考: 如何看待巴金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 1、反省与自省交织 2、知识分子的内在反省 3、”五四”精神的回归 对巴金的评价 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萌芽》《寒夜》《随想录》《死去的阳光》《新生》……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到: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意,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第二节 80年代报告文学 概述 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报告文学最为“轰动”的时期,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报告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80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与总体特征 走向开放 1、社会背景 2、创作主体特点 3、报告文学的表现视角也发生了新变 4、出现了报告文学作者群体职业化倾向; 二、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一)作者简介 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 (二)徐迟 报告文学创作的发展阶段 1、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时期,重点报道我国的基本建设,数量多; 2、文革后,70年代末至80年代,描写科学家 徐迟之名,是与我国当代报告文学联系在一起的。 (三)《哥德巴赫猜想》 评价较高 《人民日报》用了三大版转载这篇文章,这是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数学家陈景润在演算。 《哥德巴赫猜想》的写作特点 1、为科学家立传 2、作品中,将科学“诗化” 3、精心构思,讲究文辞华美 陈景润与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中对“文革”的描写 一个一个的人物,登上场了。有的折戟沉沙,死有余辜;四大家族,红楼一梦;有的昙花一现,萎谢的好快呵。乃有青松翠柏,虽死犹生,重于泰山,浩气长存!有的是国杰豪英,人杰地灵;干将莫邪,千锤百炼;拂钟无声,削铁如泥。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结论。化妆不经久要剥落;被诬的终究要昭雪。种子播下去,就有收割的一天。播什么,收什么。 * * 孙犁 1、“人的一生,青年时容易写出好的诗;壮年人的小说,其中多佳作;老年人宜于写散文、杂文……” 2、多为怀旧之作。 3、深沉的哲理思索,洞悉人生后的平静与质朴。 4、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等。 杨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