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张龙.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 张龙 教材简析   美丽的西双版纳,神秘的动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   嘎羧,抗日战争后唯一幸存的战象,26载的岁月催它年迈,知道自己大限已近,它重披当年的战鞍,告别村寨,来到昔日战场凭吊,又来到战友们的百象冢,自掘坟墓,庄严地将自己埋葬。课文以嘎羧行为为线索,语言细腻传神,场面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层次清晰,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篇课文近2000字,学生阅读时,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动物内心世界,感悟动物情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的要求。   2.从整体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3.抓重点情节开展学习活动,重视体验和感悟,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长文短教。   4.注重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1.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2.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3.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   老师读:“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激发情感   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   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朗读出情感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壮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发现写作方法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