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自然ppt
跨桥文化 安吉县溪龙乡上马坎地点在华东地区也是重要的旧石器地点,它还是浙江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试掘中从地层和脱层了的地点共采集到石制品190余件,多数是粗大的砾石制品,包括石片、石核、砍砸器和刮削器,反映出这一地区旧石器工业属于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也称之为砾石工业或砾石石器文化。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一发现将浙江省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溯到了12万年前,扩大了中国旧石器南方主工业的分布范围,而且也将黄河流域人类迁徙路线延伸到了台湾. 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 乌龟洞遗址,旧石器时代。位于建德县李家乡新桥村。1974年冬,在建德县李家乡新桥村乌龟洞,发现一枚人的犬齿化石和浙江第四纪哺乳动物的化石。这枚标本,为右上犬齿。其形态及其出土的层位和古生物资料,属于柳江人一类的智人类型,其时代大体相当于更新世晚期的后一阶段,距今已有五万年的历史。 湘湖地区的考古发掘中,以釜、钵、圈足盘、罐为代表的陶器群,不见于江南其他新石器遗址的特殊性器物如线轮等,都说明了跨湖桥文化类型的独特性。其中出土的陶器,甚至比晚了1000年的河姆渡更为先进。它所在的萧山湘湖地区,与河姆渡文化只有百里之遥,但两处文化偏偏没有传承关系,这超出了原有对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的理性期待。 据专家鉴定距今已有7000-8000年的时间。今年年初,独木舟的木质样品被送到北京大学进行碳14测定,以获取更加科学的结论。经过几个月的测定工作,结果已于6月4日出来:独木舟上提取的样品木质距今已有8000年。“跨湖桥独木舟是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已成科学定论。 此前,考古界曾相信,南非出土的一只独木舟是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 前有提示!!! 红体字 1.河姆渡晚期是什么时候? A.前3000年~2000年 B.前4000年~3000年 C.前4000~3300年 2.上马坎在哪儿? A.建德市李家镇 B.安吉县溪龙乡 C.浙江绍兴 3.乌龟洞是几几年发现的? A.1974年 B.1979年 C.1989年 所谓碳14断代法是指利用一件样品中的碳十四与碳12的含量的比例做为判断年代的方法;但 由于碳14的含量会因地区、时间与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我们不知道一个生物体在它死亡或枯萎时的碳14与碳12的原始含量,自然也就无法依赖碳十四的捡测来作准确的年代判定;碳14断代法的唯一功能在于在完全相同地域环境下的两件物品中,判定那一件较古而已 。有信誉的考古工作者是不会单独用碳14探测的年代作为断代的根据的;甚至有学者将二十世纪的碳14断代法讥讽为十三世纪的点金术 (Alchemy)。下列四则在美国、澳大利亚用碳14的捡测结果,可做为碳14检测法毫无准确性的证明。 答案1的解答: 检测一件从夏威夷海域捕获的活的软件动物取下的壳,得出的结果是已有2,000年历史。 答案2的解答: 检测一件在内华达州从刚被杀死的蜗牛壳,得出的结果是已死亡了27,000年。 答案3的解答: 检测一件在南极 McMurdo Sound(麦克默多海峡)刚被杀死的海豹,得出的结果是死亡已1,300年。 答案4的解答: 检测公元十九世纪澳大利亚内陆金矿遗址中发掘的已石头化的矿工帽与木围篱,得出的结果是该矿址是6,000年前的遗址。 * 土马坎 乌龟洞的“建德人” 河姆渡晚期文物 答案:A. 答案: B. 答案: C.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