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张家礼教授临证经验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窥张家礼教授临证经验论文.doc

  管窥张家礼教授临证经验论文 【关键词】经方;,,医案;,,张家礼;,,..辨证论治 摘要:通过分析张家礼教授采用桂枝附子汤和乌头汤治痛痹、黄连阿胶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治失眠、定喘汤加减治哮喘、犀角地黄汤加味及三花汤治瘙痒等病案,阐明了张家礼教授变通运用经方、随证选用经方时方及博采众医家之长的临证经验。其临证经验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这对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经方;医案;张家礼;辨证论治 张家礼教授为全国知名的温病学专家,对仲景学说研究亦颇深。张教授尊崇仲景,喜用经方,师古而不泥古,常“古方今方”联合使用,以针对病机为第一原则。我跟随教授1年余..,受益匪浅,现将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1运用经方,灵活变通 张教授对《金匮要略》研究颇深,喜用经方,认为运用之大法宜:方证相对者用原方不必加减;主证病机相类,兼证有所不同,则贵在灵活变通。现举桂枝附子汤、乌头汤治痛痹案以小窥之。 王某,女,70岁,2002年11月10日初诊。自述有心肌缺血、风湿病史。两日前又受风寒,故前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牛王庙门诊部就诊。现症:腰以下恶寒疼痛,头昏耳鸣,喷嚏流涕,汗出,口干喜温饮,项强痛,心悸,胃痛泛酸,腹痛,手指足趾麻木,舌淡苔白,脉细弦结代。辨为阳虚兼风湿之痛痹,以祛风除湿、温经助阳之桂枝附子汤合良附丸加味。处方:桂枝10g,白芍15g,生姜10g(另包,先煎),大枣12g,制附片10g(另包,先煎),葛根20g,川续断20g,桑寄生20g,香附15g,高良姜15g,鸡血藤20g,茯苓20g,丹参30g,怀牛膝20g,川芎15g,炙甘草6g。处方两剂。附片、生姜以蜂蜜2两先煎1h以上,以不麻口为度。2002年11月13日二诊:诸症皆有好转,唯脘痞腹胀,纳差,以前方加减。处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0g(另包,先煎),大枣10g,制附片15g(另包,先煎),香附15g,高良姜15g,鸡血藤20g,川牛膝20g,川芎12g,台乌12g,砂仁10g(后下),麦芽20g,炙甘草6g。处方两剂,煎法如前。2002年11月17日三诊:脘痞腹胀好转,诸痛亦有好转,膝关节仍疼痛,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细结代。虑及前法虽切中病机,但力量犹嫌不足。此次辨为寒湿痹阻之痛痹,以温经祛寒,除湿解痛之乌头汤加减。处方:制川乌20g(另包,先煎),麻黄绒12g,桂枝12g,白芍20g,生姜12g(另包,先煎),黄芪20g,露蜂房20g,姜黄15g,葛根20g,川续断20g,怀牛膝20g,鸡血藤20g,松节20g,砂仁10g(打),细辛10g(后下),炙甘草6g。处方两剂。制川乌、生姜以蜂蜜2两先煎1h以上,以不麻口为度。2002年11月20日四诊,诸痛又有好转,上方去砂仁、细辛,加桑寄生30g、苍术12g。处方两剂,煎法如前。 桂枝附子汤和乌头汤均为《金匮要略》之方,张教授常用以治痹痛,疗效较好,特别是乌头汤的止痛作用较强。本例患者初起阳虚又外感风湿,风邪在表故恶寒,头晕,喷嚏流涕,汗出;风湿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见诸痛症;素体阳虚故恶寒且舌淡苔白。用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既取《伤寒论》之桂枝加附子汤温阳解表,又取《金匮要略》之桂枝附子汤祛风除湿,温经助阳,合用针对阳虚外感风湿之病机,同时也寓有试探法之意。先用药力相对较缓之桂枝附子汤,后用峻猛之乌头汤。又因乌头药力峻猛,故三诊时用量相对较轻,四诊知其切中病机,故放胆用之。这种进退之法若没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胆识是不宜贸然行事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23卷第1期楼丹飞.管窥张家礼教授临证经验张教授治疗各种疼痛,常根据疼痛部位选用药物。如病在上肢则用桂枝、羌活、桑枝、姜黄等,病在下肢用牛膝、木瓜、薏苡仁、苍术等,腰痛用杜仲、桑寄生、川续断,项强或痛用葛根,背痛用金毛狗脊,三叉神经痛用全蝎、僵蚕、川芎,坐骨神经痛用牛膝、威灵仙、细辛,关节疼痛用露蜂房(兼治牙痛或哮喘)等。 张教授治疗痛痹,除用上述两法外,亦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风寒湿化热伤阴所致之痹痛,麻杏石甘汤治疗风湿化热化燥之痹痛,活络效灵丹治疗血瘀所致之痹痛等,乃“同病异治”之例。 另外,张教授常用泽泻汤加味治水饮性耳鸣,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阳虚血痹之肩周炎,半夏厚朴汤治痰凝气滞之梅核气,猪苓汤加减治湿热伤阴之前列腺炎,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瘕,瓜蒌薤白半夏汤治胸阳痹阻之胸痹,射干麻黄汤治冷哮,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瓜蒌汤、葛根汤辨证治疗刚柔二痉等等,验案不胜。 本人认为善用经方者,首先要对经方有深刻的理解,对其适应症的病因病机、主治证候及其方药组成等要了然于心;其次是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辨证准确,抓住病机,方可使“方药”与“病机”相对,从而取得较好疗效。同时,针对兼证又要善于灵活加减,方能把经方用“活”。 2经方时方随证选用 张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