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广州话看中古后期的类韵母[]麦耘自高本汉先生1915-1926
从广州话看中古后期的?(?类韵母(
麦耘
自高本汉先生1915-1926)以来,音韵学界就把广州话语音作为构拟《切韵》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桥本万太郎先生1978第五章对此有些微词,认为广州话音韵更接近于台语 (壮侗语)。桥本先生的地理类型学理论确实是很具启发性的。在上古时代南粤人民使用的是台语系的语言,这说法几乎可以完全肯定下来;中原汉语传入南粤的时候,南粤人民根据自己原来使用的语言的语音特点来接受汉语这一设想也非常合乎常理。因此,现代广州音系带有一些台语的特点,或者跟现代某些台语系的语言?譬如说壮语有一些相似之处,是毫不奇怪的。然而,现代粤语应该被肯定是汉语的一支方言;不仅如此,考虑到中原汉语对南粤语言的影响和同化早在周秦时代已经启其端,那么,如果说经过十多个世纪到了中古的时候,南粤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已经基本上变质为汉语的方言,这也并不违逆桥本先生本人的理论。事实上现代粤语音系的主要特征都打上了中古汉语的烙印。这使人相信,粤语作为汉语的一支方言,不必限定在现代或者近代。所以笔者认为,拿广州话作为拟订中古汉语语音的一个依据,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是无须置疑的。
不过,现代粤语的音系跟中古前期《切韵》时代)的中原汉语音系并不是太相像。李星桥(新魁先生指出,广州方言指粤方言的形成经历了五个历史层次:先秦、秦汉、晋代、唐代和宋代以后。唐代时,广州方言前此已接受了汉语的传播,并汇合成一指颇具特点的汉语方言,此后,稳定了一个时期,停止接受中原汉语的同化。到了宋代,它便朝着与中原汉语距离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宋代以后至今,粤方言和中原汉语都发展了,有的方面是同方向发展,有的方面是各有不同的发展,而总的来看,是中原汉语北方方言)发展变化很大,粤方言变化较小。像现代广州话的部分保存疑母、明微同读、止摄与蟹摄三四等开口字不混、梗曾二摄约略可分、三种入声韵尾划然,等等都显示了中古汉语的特征;而其非敷合一、知照两组声母相混 (广州话精组读同知照组但粤方言区内不少地方精组独立)、喻三四无别、三四等韵母合流、鱼虞不分、支脂之微一律、浊上部分归去,等等,又是后于《切韵》的特征。就大体而言现代粤方言音系相当接近于中原汉语在中古后期大约是中唐以后至北宋)的语音状况。从另一角度说,粤语可能是在唐宋之际从中原汉语中分化出来的,因而保存较多那个时期中原汉语的语音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打算从广州音出发,讨论中古后期的中原汉语中以 ( 为主要元音的一类韵母以下把这类韵母称为( 类韵母。这里所说的 ( ,指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征的音位:[+圆唇性,后位性,-高位性]。简单地说就是圆唇的后低或半低元音。其实也可以看做是 ( ,或者说当时 ( 和 ( 是属于同一音位的,这里写作 ( 是为了便于跟广州话比较。这一类韵母涉及《广韵》的如下各韵 (平赅四声):江泰开咍寒桓豪歌戈阳唐覃谈。它们在现代广州话中的韵读如下 (这只是大体,个别例外字不能顾及):
歌戈一? ( 咍泰开多数 (i 豪? ou 江除庄组唐? ?? (?/k 寒牙喉?? (n/t 覃谈牙喉? (m/p
阳开庄非组阳合
戈开三?? a 咍泰开部分 ai 寒舌齿?? an/t 覃谈舌齿? am/p
咍?唇? ui 桓唇牙喉 un/t
桓舌齿?? yn/t
戈合三? ? 江庄组? ???? ??/k
阳开除庄非组
广州话无介音,但有唇化声母kw和kwh,故有一部分牙音字的开与合可由声母区别,如歌k(戈kw(刚k(?光kw(?。
以上所列诸韵,除了江、戈三和阳外,都是中古一等韵。在各家的《切韵》拟音中,这些一等韵的主要元音大都是 ?,而陆志韦先生 (1947) 多拟为 (,黄典诚先生 (1984) 也是如此;又施向东先生 (1983) 根据梵汉对音,认为在唐初中原方音中,它们的主要元音也是 (。俞敏先生 (1984) 说陆志韦先生把《切韵》音一等开口的a元音定成 [(]。这个创新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本文试图从广州音的角度,并结合中古和近代的一些资料给陆志韦先生的构拟做点儿补证的功夫,说明这些韵母的主要元音应是圆唇的。不过本文的着眼点主要是在中古后期。下面分开来讨论。
. 歌戈
《切韵》歌戈开合同韵,这里分开是依《广韵》。但其实《广韵》二韵反切也相通至近代《中原音韵》同为歌戈韵,可见在中古后期它们的主要元音是一样的。歌与戈一的开合之别在广州话中可由声母的唇化与否看出一部分。戈合三的?可认为是 ( 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