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冲刺与考生心理调整
高考冲刺与 考生心理调整 莲花北 刘 剑 广东高考概况 理科527分 文科518分 理科460分 文科489分 理科484分 文科502分 二本B 理科567分 文科554分 理科504分 文科536分 理科523分 文科545分 二本A 理科621分 文科595分 理科568分 文科580分 理科585分 文科589分 一 本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一、考前一月各科复习方略 语文:减少盲点 弥补弱项 分类整理 理清脉络 阅读是争取考高分关键 有的放矢弥补弱项 一、考前一月各科复习方略 2. 英语:耐心+细致=好成绩 耐心细致地复习所有知识点 不要盲目做题 语感训练不能停止 每周练习两篇写作 一、考前一月各科复习方略 3. 数学:难点别死抠 反思很重要 以综合练习为主 以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二 考前心理调整 典型问题一:考前紧张焦虑 1. 考前紧张焦虑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 丝毫不紧张焦虑的同学反而很容易大意失荆州,而过度焦虑的同学则会对自己形成一种抑制作用。 1. 考前紧张焦虑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过度焦虑的同学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忧虑,紧张,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并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血压身高,心率加快,面色变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增加。 这种心理状态持续时间过长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影响身心健康。 ? 2.考前焦虑心理的应对 1、制定恰当的高考目标,不对自己提出超出能力和时间的要求 2、适当宣泄情绪 3、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而非未来 4、脚踏实地、每天按部就班,定时定量的复习和作息习惯,胜过任何一剂心理“良药” 二 考前心理调整 典型问题二 :考前精神萎靡学业懈怠 1.考前精神萎靡学业懈怠 懈怠行为是人们为了缓解心理压力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懈怠时间的长短和程度轻重,恰好反映出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能力的强弱。 能力强的人会在暂短的懈怠之后及时调整自己重新进入振奋的状态,而承受心理压力能力弱的人,则要依赖于外力摆脱懈怠状态,靠外在的激励和监控力度才能坚持进行难度大的学习。 1. 考学前高强度的学习带来的身心疲惫。 2. 学习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挫折,感觉难以克服。 3. “心理饱和”现象。做事效率下降,韧性、耐力减弱。一些优秀考生说:“不是烦躁,也不是没信心,就是复习不进去了。”一些成绩较低的同学说:“我就这样了,靠这十几天的复习也不会提高,没必要怎么复习了。”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说:“该看的都看了,做了也考不到,太熟悉,没有新鲜感。”这正是“心理饱和”现象的典型反映。 1.考前精神萎靡学业懈怠 2. 考前精神萎靡学业懈怠应对措施 1. 适当减少复习时间,增加放松、锻炼、散步时间,不打疲劳战。 2. 积极暗示与自我激励。坚信复习什么都会有收获,黄天不负苦心人。 3. 变换复习形式,把复习过程变得有趣些。 典型问题三:考前情绪烦躁 行为浮躁 二 考前心理调整 典型案例: H,女,高三学生,独生子女,性格偏内向,在家与父母沟通较少,父母对H成绩要求较高;在学校人际关系一般,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自述:最近一个月内心情烦躁,有焦虑倾向,整个人浮躁不安,想认真复习但总是静下心来,或者偶尔静心十几分钟又开始烦躁不安、走神遐想甚至干脆放弃复习开始聊天或睡觉。 1. 考前情绪烦躁 行为浮躁 2. 烦躁的应对策略 1. 品味烦躁情绪,把握学在当下。 2. 在现阶段考生关键需要调整心态而不是学新知识,如果因为一些学习问题而一味地怨天尤人、怪罪自己、怪罪他人、怪罪过去,不仅无法帮助你解决问题,反而会更加导致不良心态。倒不如静下心来,端正思想、集中精力,以“学在当下”的态度,来耐心地对待那些学习问题。 3. 每个人在心烦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良感受。烦躁是正常而普遍的,当你意识到你处于烦躁情绪中时,建议你用各种途径宣泄掉它。 典型问题四:考前消极自卑自弃退缩 三 考中心理调整 1. 考前消极自卑自弃退缩应对 1,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 “别人能考好,我也能考好;别人考不好,我也能考好!”“没关系,无所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