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不同地形封育草地的土壤
陇东黄土高原不同地形封育草地的土壤
呼吸日动态与影响因子分析
李健健刘筱娟马世忠
陇东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分析法(IRGA)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地形的封育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地下生物量和地形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草地的土壤呼吸日动态呈单峰曲线,最小值为0.393~1.103μmol/(m2·s),出现在凌晨;最大值为1.034~1.405μmol/(m2·s),出现在14时左右,可以用正弦曲线拟合;而且不同样地间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间的关系均可用指数函数描述。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在不同地形的草地间存在差异,平坦草地为1.229μmol/(m2·s),东北坡15°,30°和45°草地分别为1.138,1.033和0.890μmol/(m2·s)西南坡15°,30°和45°草地分别为1.036,0.859和0.379μmol/(m2·s);土壤呼吸速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东北坡土壤呼吸速率小于西南坡,与不同样地间土壤水分和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的这种差异主要是受地形影响的土壤水分和地下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决定的,而不同样地间土壤平均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不同地形;封育草地;土壤呼吸;影响因子;黄土高原
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和碳贮量占到陆地生态系统总量的23%,是制约全球碳平衡的重要成分[1]。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有水热、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植被等[2-8],它们都与草地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土壤呼吸也是反映草地健康的重要指标[2-4]。研究表明,有机质返还和碳沉积减少是草地碳枯竭的重要原因[9],而长期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利用方式是草地土壤有机碳减少的人为因素[10],并最终抑制土壤呼吸[1],禁牧封育是提高草地土壤碳截留的有效措施,也能促进土壤呼吸[11-13]。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呼吸的大量研究发现,不但利用方式会影响到土壤呼吸,而且地形也会影响土壤呼吸的速率,即土壤呼吸还具有空间变异性[2],即使同一地区的草地土壤呼吸也存在海拨效应[14-16],但较少涉及坡度和坡向等中小尺度的地形变化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针对西部草地实施了“天然草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一系列工程,其中,黄土高原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生态恢复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17,18]。因此,本研究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选择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围封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分析其与土壤温度、水分和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关系,研究地形对草地土壤CO2排放的作用,力求为草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提供基础数据,为定量评估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生态效果,改善黄土高原天然草地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设在兰州大学环县草地农业实验站,位于甘肃省环县甜水镇黄土高原中北部,地理坐标37.14°N,106.84°E附近,平均海拔1650m。为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1℃。年均降水量359.3mm,60%以上集中在7-9月,年均蒸发量1993.3mm,年均8级以上大风38.2d。土壤类型属黄绵土。根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19],研究区天然草地类型为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20]。草地主要植被种为长芒草( Stipa bungeana) 、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21 ] 。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样地设置 研究区天然草地2003年开始围栏封育。2006年生长季,在研究区较为普遍、有代表性的东南-西北走向的山梁两侧,即西南向(south-west facing slopeSW)和东北向(north-east facing slopeNE)2个坡向中分别选择15°,30°和45°三个坡度样地,同时在山梁末端选择1个平坦(0°)样地,共7个样地,每样地面积50m×50m。样地代码为“坡向+坡度”,西南向15°,30°和45°样地分别表示为SW15、SW30和SW45,东北向15°,30°和45°样地分别表示为NE15、NE30和NE45;平坦样地代码S0(slope0)。
1.2.2 土壤呼吸日动态测定 土壤呼吸测定用LI-6400(LI-COR,Lincoln,Nebraska USA)的土壤呼吸室(Soil chamber)。根据天气预报,确定8月22日为晴朗天气并作为测定日期。测定前24h将直径10cm、高5cm的PVC基座(Soil collar)嵌入土壤中,每样地按对角线设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