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活用(2014.4.20)
课前练习注释 注释: (1)“优”,倡优,古代以歌舞演戏为职业的人。“孟”,春秋时楚国著名倡优名。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名字前加上他们的职业,如,优孟,师旷等。 (2)“故”,旧的,过去的。“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 (3)“衣以锦绣”给它披上锦绣。“文”,华丽有文采。“绣”,五彩具备。 (4)“置之华屋之下”,把它放在华美的篷帐之下。“屋”本以是“小帐”,这里引申指覆盖在上面的帐篷。 (5)“席以露床”,铺着没有帐篷的床。“席”,本为铺垫用具。这里用作动词“睡”。“露”,本指露水,引申有露天,没有遮盖的意思。“露床”,在这里指没有帷帐的床。 (6)“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想要用棺椁盛殓,用葬大夫的礼节葬它(马)。“棺”,指内棺。“椁”,套在棺外用来保护棺材的外棺。 (7)“左右争之”左右的人为此诤谏。“争”,同“诤”,规劝。 【高考真题】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2012 江苏卷)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2013广东卷) 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2012 课标全国卷) 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2011江西卷) (一)副词 + 名词 (二)能愿动词 + 名词 (三)名词 + 代词 (四)名词 + 介宾短语 (五)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六)“所”+ 名词 (七)“而”+ 名词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趋向,可译为“向(朝、往)……”、“在……”等,如例 ④⑤⑥ ;表示时间,可译为“在……里(上)”,如例②;表示动作频率或经常性,可译为“每(日、月、岁)”,如例③ ;表示情况逐步发展,可译为“一天天(月月、年年)……”,如例① 。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B、内立法度。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沛公奉卮酒为寿 巩固训练 A.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B.《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日前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 C.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多方接触,所以她爱好音乐。 (2)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 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 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而 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 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上》) ①季文子辅佐宣公、成公时做国相,家中没有 穿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粮食。(相:辅佐。 衣:穿。均为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②人们大概会认为您是吝啬,而且使国家也显得 不光彩。(华:使……光彩,名词的使动用法。) ③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应该做的吧!(相:做 国相,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 名词活用 鸡西实验中学 秦春雨 教 学 目 标 通过学习,探究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 运用规律解答试题,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其 它 词 活 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动 词 活 用 形 容 词 活 用 名 词 活用 名 词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名词用作动词 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在一定的句子结构里,可以临时作动词用,充当句子谓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有动词性罢了。 由于名词本身不是动词,活用作动词,就具备了动词的特征。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条件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 一、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中,一旦名词的位置处于动词、形容词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 规律:名词 + 动词 二、名词——状语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旦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