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中心2016年工作报告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东盟中心2016年工作报告讲解

中国—东盟中心2016 年工作报告 1 概 要 2016 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 周年,也是中国—东 盟教育交流年和东盟共同体建成元年。中国—东盟中心作为中国 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唯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紧紧抓住中国— 东盟关系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积极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达成的 共识,不断开拓创新,大力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 旅游以及新闻公关领域的务实合作。 在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充分 发挥了一站式信息和活动中心的作用。截止2016 年11 月,中心 积极执行19 个旗舰项目,举办或参与了 100 多项活动,成功组 织了国际研讨会、中国—东盟周、中国—东盟日、“友谊合作之 约”纪念文艺晚会等一系列庆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 周 年的活动。中心开展的活动为今年这一特殊年份增添了光彩,为 推动中国—东盟务实合作做出了贡献。 ——贸易和投资领域:中心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双方在 农业、产能、中小企业、扶贫等方面的行业合作,支持东盟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参加在中国举办的重要贸易洽谈会,在兰州投资 贸易洽谈会等活动中设立中国—东盟中心展台和东盟馆,与合作 伙伴一道推动在天津成立东盟商业中心。中心积极参与第 13 届 2 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与中日韩经贸部长会、东盟领袖论坛等 重要活动。为宣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相关优惠政 策,中心举办了东盟经济共同体研讨会,共同举办或支持了一系 列贸易投资论坛和研讨会。组织贸易投资考察团访问马来西亚、 文莱、越南和泰国等东盟国家,推动中国从东盟国家的进口和对 东盟国家的投资。中心还紧跟新经济发展潮流,推动建立中国和 东盟国家间的电子商务平台,与中国知名几家电子商务公司探讨 建立东盟商品平台的可能性,并支持位于上海的中国—东盟电子 商务贸易中心的发展。 ——教育领域:中心积极支持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与相 关合作伙伴一道,优化现有合作网络和平台,大力推动落实此前 双方领导人提出的2020 年“双十万学生交流计划”。中心积极 开展青年交流,共同举办中国—东盟青年人文论坛、中国—东盟 高校青年领袖论坛,组织首届中国—东盟青年夏令营,支持举办 首届中国“模拟东盟”大会等活动。中心积极支持东盟在华留学 生活动,成功举办第 3 届北京东盟在华留学生运动会,吸引了 600 多名学生运动员参加比赛。中心还组织了中国—东盟学生日, 充分展示学生才能。这些活动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增进了相互 理解和友谊。中心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合作,以满足双方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的需求。今年以来,中心组织和协助双方职业院校互访, 共同举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对话和中国—东南亚职业技 术与教育培训研讨会,鼓励和推动中国企业支持东盟职业教育。 3 中心继续加强与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的伙伴关系,携手推动双方 教育合作,深度参与第9 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并在交流周 期间组织和支持了8 项活动,受到组委会高度评价。 ——文化领域:中心充分利用双方政府和民间资源,倡议、 主办或支持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建立了中国—东盟文 化长期合作的新平台。中心积极鼓励和推动交流互动,展示中国 和东盟文化多样性。包括:共同组织北京东盟文化之旅,支持第 5 届南洋文化节,同中国国际合作中心在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举办 中国—东盟美术院校绘画艺术联展,共同主办首届东盟美食节— 美妙印尼主题月等。中心着力探索推动双方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的新路径,在第3 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倡议和共同主 办的东盟电影周,成为东盟十国电影工作者参加的一次盛会,在 中国国内尚属首次。中心还倡议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增进 双方少年儿童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如共同建立了中国—东盟少年 儿童文化交流之窗网站,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足协共同主 办了“宋庆龄杯”中国—东盟青少年足球友谊赛,为双方少年儿 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机遇。 ——旅游领域:随着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强劲增长,中心积 极探讨以创新方式推动双向旅游交流,推介双方丰富多元的旅游 资源。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旅游摄影大赛,收到了 5000 多幅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参赛作品;在北京组织中国—东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